刚才反思自己之前读易经,参悟太极图,将所有事情都黑白分明,一件事情是好的坏的,一个事物的俩面性,都机械的去划分开,然后在生搬硬套的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刻板思维去看待事物,这种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打破一元思维,是有必要的,也是它进步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有很大部分正面意义的,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自己总是觉得不对劲,觉得行为方面总是不得其法,总是感觉矛盾,对立,产生内耗,和过于极端等种种现象。
之前有所明悟的是,好还是应该是好的,坏的应该还是有很多负面的,看“山”还应该是回归到“山”的本身上面。
刚才缕了一下思路,应该还是从好的就是好的的确定性去看,但是好的和坏的是相互转化的,其影响因素在于,人事地物的情况下。当前,好事还是好事,但是做到什么程度之内是好事,或者过分到什么程度就是坏事了,或者不及到什么程度是坏事了,以及,当下的情况是不是适合去做,这个角度去看待,大体方向上应该是有些准确的,但是随着每件事物的因应如何把握的更加的恰当,合理,以及方式方法,还是需要自己在不同的经历,和事物中去打磨,和明悟的,以达到“一出手,一出口,便准确”的理想状态。
同时想到,言顾行,行顾言,自己要有兼顾意识,以及,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知,不敢不勉的自我警示。也需要时时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