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进门,眼睛都不看就说;给我拿瓶水,一边掏钱一边站着没动。老公用手指着前面说;你往前走就有。老公对于这种模式的客人是不可渗透的,不会起身帮忙。而我这种情况下,是会起身去帮客人拿的可渗透模式人。因为看到客人没有打算去拿,要引导他去货架,会引起客人觉得的不被尊重感。也怕有些客人因此而不高兴。
在这个当下,我是可渗透的,老公是不可渗透的。
正面的可渗透模式;有宽容度,灵活,会接受新鲜事物。
看到儿子说要换手机,我理解儿子所以想给他换,而老公不同意,我就不敢独自决定,所以也站在老公的立场反对儿子。结果是儿子生气拉黑我们的微信。别人对我有评判时候,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我就是他们说的那些样。就会很消极,我看到自己确实很稀里糊涂,看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总是不确定自己的决定对不对,不敢一个人做决定,没有自我,没有主见。
负面的可渗透模式;没有主见,没有自我。容易随波逐流。
不可渗透的模式;
思来想去,我几乎没有不可渗透模式的时候,不可渗透模式是很少,几乎没有,除非我对这件事清清楚楚看到未来了。这种时候很少。
有一次拼车,后上来的客人一定要司机先送他去目的地,本来也就相差几分钟,那客人就是不肯,一定要先送他,已经在半路,我不让步司机就很为难。最后我让步让司机先送他。
我理解这个客人在此刻就是负面不可渗透模式,正面与负面的区别是,除了积极与消极,还有就是影响别人和成就别人,也就是自私自利和无私。
负面的不可渗透模式;会非常僵硬,很死板固执
不可渗透正面模式,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被别人怂恿,自己决定的事,自己的东西不可侵犯,能成大事。
正面的不可渗透模式;有原则,有立场
听了应老师的阅人《可渗透模式与不可渗透模式》。我对号入座一下,发现我大部分是可渗透模式。
还是那一句话,模式没有对错,他只是这样的模式而已。
可渗透模式和不可渗透模式的人,也有些面相和有时候,与有些人事是不可渗透和可渗透的。
老公昨天还对我笑嘻嘻说我最近有进步。今天早上,带着起床气就对我阴着脸“学学学,学个屁,就是玩手机,灯光都不知道调整一下,货在地上都不知道”。有些事是不同场景,不同心情而已,不去刨根问底找对错。心就会宽松了。
人为什么有这种模式呢?
孩纸小时候,父母如果就是这样教导,孩纸要什么,“不行,就是要这样,那样不可以”。这样容易变成不可渗透,固化的。
当孩纸说,“我要这个,父母说这个或者这个也很好,你看看”。这种就会往可渗透的模式发展。
了解了人有不同模式后,我就很少纠结在;他刚才怎么对我,我很生气。谁做的这种事真烦,很讨厌……,不会去想这个人品质有问题,而是理解这种行为只是他的一个面相而已,不是他的全部。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相,在不同的环境里与不同的人在一起,有不同的面相和表现。每个人都不是固定的,允许他人展现这个当下的面相。少去纠结对错该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