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靠理论和疗法取胜——凡人的境界。这个境界很多人能达到。他们往往是思维型或逻辑型的人,有一个膨胀了的、被强化的自我,显得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大多数的心理治疗理论和疗法,常以专家身份自居,能说会道,夸夸其谈,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社会层面也会有一定的职务或影响力,治疗中多采用主动的追究型、分析型和控制型的方法,乐于使用“立竿见影”的简洁明快的方法,常常给来访者以压力感,觉得他就是专家,说的很对,但于事无补,于己无益,责任归于自己不努力,因而可能给来访者造成伤害。身边常会聚集一部分“学生”,“学生”们的自我也会膨胀,常以正统、专业性或所谓的师从自居。他们感受别人情感的能力较弱,往往无法真正感受来访者的痛苦和情感,出现“野蛮分析”和“野蛮治疗”的时候多,而且他也不敢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或者他们还不真正知道他自己的问题。他们宣讲的理论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是分裂的,他们宣讲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他自身的问题或者不能给他的生活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往往回避谈论自己的情感情绪,回避自己生活中的一大堆问题。所以他们的治疗路径大体上是从理论中们自身的有些问题并没有解决,有一些情结还没有打开,而他们来到理论中去,在理论中转圈子,用死的理论对待鲜活的人和人的情感,落叶满空山,只见问题不见人。
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消弭了自我,破除了对理论和疗法的执着——超凡的境界。这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其核心是空山无人,不但无人,而且无理论无流派无疗法无一切可能形成制约或障碍的框架,如此,才能水流花开,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他必须拥有更多的心理能量,自身的情结基本解决了,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或者说是自我实现的人。诚如庄子所言:“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他已经不会执着的谈论什么心理学理论、流派、疗法,也不会标榜自己的职业、专业、角色,当你靠近他时,可以感觉到他内在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已经不再给他人以压力,神情内敛,对人和气,接近他就像靠近春天的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他明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本人真实自我的界限,也了解自身的局限,从来不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他可以坦然谈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威胁。他们的所说所做,都出于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爱。这样的咨询师会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崇拜,同行也禁不住对他表示尊敬和欣赏。
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永恒——神道佛禅的境界。他们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因而他并不刻意的装扮自己。当你靠近他时,不能感觉到任何外显之气,只能感觉他的内心象大海般深湛和平静,他的一个微笑足以让你感到温暖,哪怕是他静默少言的呆在那里,你也能感觉到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和理论、技术、疗法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他已经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自卑不自卑,散发着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并无声的影响着周围的人的时候,也许在那一瞬,就达到了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一个没有受过人生痛苦、挫折、创伤或生涯迷失等不幸生活袭击的,然后又能从中走出来的心理治疗师,一个不能经年累月修炼自己的心性而有所获,不能超越一切社会性因素制约而真正得到心灵自由的心理治疗师,一个不能深入宇宙无意识,感受和体会生命的真谛、真正获得众生平等、诸法无法感受的心理治疗师,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庄子所言:“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只有这种自事其心的至德之人,超越了生死分别,冥灭了欲求妄想,消弭了存在执着,回归本自如一、永恒不动的大道境界的人,风月一朝,瞬间永恒,长空万古,才拥有了这般境界。这一境界不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恰恰是通过无为,在无为中可遇而不可求的、顿然获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