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遇到自己一生中真正感兴趣的工作,之前写过“热爱”这个主题(请见上篇《你的坚持是因为什么》),在热爱的领域努力折腾、尽情享受、闪闪发光,听上去实在太诱人!
我们看了太多职业发展的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上一定有你最热爱的工作,你如果找不到它,你就死定了!
但是,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热衷一生的事业?
你做了很多测评,每一个都似是而非;问了很多朋友,每个人都各执己见;你越来越困惑,迷茫,最后决定等待那个“Mr.Right”出现:“一旦我发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就会全力以赴的投入,不像现在这样吊儿郎当的!”
这有没有一点像那个很冷的笑话:
有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每一天都在祈求上帝:我的主啊,请你让我中一张彩票吧!但这样的愿望直到最后都没有实现。他死后怒气冲冲的在上帝面前控诉,上帝无奈的回答:我很愿意帮助你啊,但你至少也要买一张彩票吧!
只有确定能中奖才去买彩票,和确定它就是真爱才愿意投入精力去做,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世界上真的存在可以持续一辈子的兴趣吗?
古典老师有云,兴趣有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和志趣。
兴趣源于有趣,让你感到欣喜和好奇,忍不住想要尝试一下;
兴趣被快乐强化之后,就会变成乐趣。乐趣会推动你产生进一步想要研究它的行动,快乐的融入其中,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志趣会让你在快乐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你觉得自己可以持续的投入进去。
如果用爱情来打比方,那就是恋爱的三重境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白头到老。你可能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白头到老一个人。
最好的方式是,在年轻的时候一见钟情,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该两情相悦,然后选择一个人白头到老。
职业的探索也是如此,在职场前几年(也可以在大学的实习期间),你可以凭着好奇尽可能多的尝试和体验;进入职场三五年后,就要开始慢慢的锁定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几个方向;到了30岁左右,就要专注投资其中一个领域,为职场第二个十年的发力做好沉淀和积累。
最糟糕的是:年轻时,看到什么都想做一辈子;年老了,做什么都只能做一阵子。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diss职业规划是个伪命题: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当下这么多新兴的职业,直播网红、网游陪练、盲盒设计、声优......这些职业十年前闻所未闻,我怎么可能做得出完美的规划,轻易就能挖掘出我从此热衷一生的事业?
的确,百分百的规划毫无用处,生命给我们的规划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易经》中说到,“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
在职业规划中,你的价值观和优势、天赋就是人的“道”,它与人的生命底层逻辑息息相关,是很难轻易改变的。在职业生涯咨询中,我们更多是发现它,看见它,而非改变它。
“法”,是指你面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事风格,它是伴随着你的独特经历而形成一套规则体系和游戏法则。它会随着人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社会导向而发生缓慢的变化;
“术”,是指为了实现目标,所采用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在职业咨询中会发现,往往我们会过分执着于某一个方法,而忽略了可以换一种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目标。
每个人在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时,都可以梳理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脉络。看到你生命故事的主题,发现你的天赋,评估你的能力,把握你的趋势,定位你的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师,就是这样来帮助你,看见自己的过去,规划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