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已系统阐述了《高效时间管理模型》的《时间管理的认识》部分,从本文开始进入第二部分:《时间管理的屋顶》,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敬请持续关注,谢谢!
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他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
生活完全没有目标,每天活得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行尸走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想过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但也不能去死,对吧),这类人占27%。
第二类:
心中的目标模糊,仿佛觉得自己有目标的,仿佛又缥缈不定,别人或外界稍微影响一下,目标随时都可能改变,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姐也不能说完全没目标,对吧),这类人占最多:60%。
第三类:
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也会根据目标的要求制定较为客观的计划,同时也会根据目标和计划认真落实(远的咱雾里看花,近的俺明明白白),这类人占10%。
第四类:
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知道自己一生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清晰的人生道路规划,会一步步根据目标分阶段踏踏实实地实现目标(哥看准的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类人只占3%。
哈佛大学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大不相同:
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甚至靠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他们常常抱怨别人,抱怨社会。
第二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第三类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其共同点是不断达到他们所制定的短期目标,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第四类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几乎不曾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百折不挠,也不乏大器晚成,一般都是行业领袖、社会精英,也有不少是白手起家者。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就算是起点几乎一样,有无人生目标?目标够不够坚定清晰?目标着眼长远还是短期?这些差异就使人们各自的生活有了天壤之别。
再分享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美国有一位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伤,伤愈后永远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余生。他恨透了使他受伤的罪犯,发誓要将其绳之以法,为此,他不顾大家的劝阻,积极参与搜索和缉捕罪犯的活动,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在他的积极参与下,罪犯终于受到应有的惩罚,为此他也得到了很高的荣誉。但是,不久之后,他自杀了,在遗书中他写道:“罪犯已经被绳之以法了,我不知道应如何度过我的余生”。
这个警察开始时有明确的目标——将罪犯绳之以法,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调动自己所有的积极性,并克服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去达成心愿。可当这个目标实现后,他失去了生存的目标,时间对他来说变得多余和痛苦。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目标,时间或生命也就无关紧要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目标是时间管理的牵引力,它有如下基本的意义:
一,目标清晰可见,为人生的奋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有了目标,就随时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和努力的意愿;
三,当目标一步步的实现,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体会人生的价值。
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的的飘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因不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