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持人开场白非常的简洁,几句话就进入了主题。我们课程的讲解、主持相差甚远,费话太多。但我们在坚持,我们在付出。
2.第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们都很熟悉的一首诗,但真正能做到真不容易。这首歌是王俊凯,99年出生的,我一向对这些小白脸,豆芽菜不感兴趣,但听了他唱这首歌,还是不错的。看来后起之秀也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这首歌还有一个特色是机器人伴舞,是非常好的创新,谁说古诗词是过了时的东西,她们也可以跟现代科技甚至未来完美结合。
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可以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想起《易经》里的随卦,随时而中,随时之意大矣哉!赖老师也常说,我不太喜欢与别人争论,争论累积法的好坏,有时也说不过他们,但我会等,用时间去验证,十年之后,育心是什么样子?累积法到底让多少人受益!这就是对经典的笃信,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磨练,而不退色,只会越陈越香!
3.第二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演唱者杨洪基、王晰,从唱法的技巧上来说,都还不错,只是气 势体会是大不同的,明显,后辈弱了很多,少了很多的激情豪迈。
同样的歌,同样的曲,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演场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跟人的能量,人的经历体会,每个的道德学问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的学经典,跟谁学很重要,选择的教材,童音跟读很重要。读最高能量的书,跟最高能量的人,做最高能量的事。
4.第三首《苔》,《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青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演唱者粱俊、梁越群。梁俊是一位懂音乐的支教老师,梁俊老师只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
一首诗,影响了梁俊老师的人生,更影响了他的学生,一群孩子的希望!这是经典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生生不息的力量。
5.第四首《登鹳雀楼》,果敢风马乐队,一首简单的诗,却用不同国家,不同乐器,不同的语言演绎,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信号,中国文化必将走向世界!这是育心经典的未来,是中国文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