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讨论的如火如荼的一个话题: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为跟随时代的潮流,我也论一论自己对这个话题的微薄观点:
生活虽然苟且,但我依旧向往诗和远方。
对诗和远方的曲解
知乎用户里,多数人对那些打着诗和远方名头,榨干父母血泪的“文艺小青年”口伐笔诛,对不甘生活苟且,向往诗和远方的心态投以冷眼。固然,我是不敢挑战多数人的权威的,但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里,也请允许我别置一喙,生活需要诗和远方方显明媚动人。在这个诗歌不死,远方当追的潮流下,诗和远方的口号满足的是“文艺小青年”的求异心理,他们用诗和远方标榜自我,他们的追求不过是潜藏在“诗意”生活里的安逸,殊不知,自己安逸的生活却需要父母的苟且维持。“文艺小青年”的追求不过幼稚的心理作用下对诗歌与远方的曲解。
那么,我们究竟要不要追求诗和远方?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想想诗和远方究竟是什么。对于诗和远方,我是从高晓松作的词中知道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诗和远方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追求,这一切存在着的和虚妄的美好。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车如流水马如龙,忙碌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疲于应付生活的种种不堪,渐渐忘了当初稚嫩的理想,唯有在夜深人静时,酒杯交碰间,仿佛听到了那遥远的理想的呐喊。诗和远方慢慢不被人们挂在嘴上,但是,它却是维持人们苟且生活的无害兴奋剂。忙碌时,疲惫时,诗和远方所提供的是给人们更好生活的动力。所以,是否要追求诗和远方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生活虽然苟且,但我依旧向往诗和远方。
追求诗和远方,更需要有一颗对生活负责任的心。
前文提到的“文艺小青年”,之所以他们对诗和远方有着相同的曲解,正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一颗负责任的心。他们尚未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花着父母的钱,却在追寻自己生活上的安逸,美其名曰:追求诗和远方。诗和远方自然要去追求,但在迈开脚步追求时,不妨看看脚下的路,唯有将当下生活的路走好,才能更好的去追求诗和远方。生活固然苟且,但我们更需要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有资本去追求诗和远方,不然,我们得到的不过是更深层次的苟且。
每个人都难免沦与“文艺小青年”之行列,我也不例外,但我们需要时刻警醒自我。
生活虽然苟且,但我依旧向往诗和远方。
卑之无甚高论,寥寥言字,以充茶余饭后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