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解决之道》读书笔记分享(154)
第三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于危机干预与情绪困扰的应用
——在危机中人们往往展现了比原先被认定还要多的资源与力量。
在突发危机事件后,人们需要立即的支持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并开始适应这些新加入生活的事件。
危机干预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危机热线,庇护所,支持团体,个别咨询等。危机干预的重大原则包括把握立即性,现实性,时间限制性,以当事人的安全为最大考量,以及采取立即可用的资源及行动。
危机干预的第一原则是,如何降低危机事件的严重性与危险性,如何帮助当事人度过目前的危机。
化危机为生命的转机,是危机处理另一个深远的介入方向,如何逐步帮助当事人接纳与面对现实,让当事人能从中悟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重新建构出生命哲学中的正向价值,这样才算真正走出危机,走过伤痛。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应用于危机干预的介入流程与技巧
(四)积极运用”应对问句“及”例外问句“,鼓舞实时有效的行动
1.应对问句的介入,是危机干预的重要优先选择
(2)具体深究与强化蕴含生机的日常行动
对于处于危机的当事人,应对问句特别要放在许多非常小的不起眼的,但确实是真实的已经执行的生活细节上,例如:我知道你先生过世后对你影响很大,你早上是如何让自己起床,如何面对新的一天的,?你是怎么帮助自己做到的?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帮助自己睡着的?
其次应对问句更可着重于当事人未曾看重但却蕴含生机的重点,例如:你想到自杀的时间比率有多高?什么时候不会想到?那时候你在做什么?你做了什么让自己在这件事中活下来?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方向的应对问句将可以让当事人发现,他并不是无时无刻被可怕的念头所盘踞,咨询师在注意到当事人在痛苦中仍然能做一些不一致的日常行为时,便可以直接提问:面对此一剧变,对很多人的打击是很大的,你又是如何照料整个家庭的呢?
有些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可能会否定咨询时询问应对问句的意义,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他们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应对问句所意图的询问相关举动的意义,咨询师之后可以再试着强调这些举动的可贵性。当事人提出一个小小的应对例外时,咨询师要以关系问句,振奋性引导及差异问题来多加停留探讨,例如:你当时是怎么能做到的?你第一步先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告诉你自己的?还有什么力量帮助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