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长安】梵音漫染彼岸花:大兴善寺的秋日禅遇


当2025年的秋阳漫过长安的城墙,将大兴善寺的飞檐翘角镀上一层暖金时,我踏着满地梧桐叶的碎影,再次走进了这座藏着千年禅意的古刹,佛教密宗祖庭:大兴善寺。此前数次来访,总被檐下徘徊的猫、檐上栖息的鸽子牵引目光,而这一次,心中唯有一个念想——赴一场与彼岸花的秋日之约。


穿过刻着“大兴善寺”的拱形门楼,熟悉的佛香混着草木的清润扑面而来。墙角的猫依旧是这里的“常住居士”,一只橘色的猫蜷在银杏树下,爪尖搭着飘落的黄叶,仿佛将整个秋天都拥入了慵懒的梦境;另一只玳瑁色的蹲在大雄宝殿的石阶旁,耳朵偶尔随檐角铜铃的轻响微微颤动,竟似在凝神聆听经卷里流淌的梵音。屋脊上的鸽子更是自在,灰羽沾着阳光的碎末,时而扑棱棱掠过彩绘的斗拱,时而落在游人伸出的掌心啄食,翅尖带起的风里,都飘着人与生灵和谐共处的温柔。可今日我的脚步未作停留,目光早已越过殿前的香炉,朝着记忆里那片藏着火焰的角落寻去。


初识彼岸花,是在一段关于黄泉路上的传说里。有人说彼岸花是自愿坠入地狱的花魂,被众魔遣返却不肯离去,执着地徘徊在忘川彼岸,于是众魔心生怜悯,许它绽放在魂灵必经的路上。那漫山遍野的殷红,像用血色铺就的地毯,又似燃烧的火焰,在幽暗的黄泉路上铺成“火照之路”。据说它的香气藏着魔力,能唤醒死者生前的记忆——或许是江南水乡的一场杏花雨,或许是塞北草原的一次马蹄声,又或许是人间烟火里一碗热汤的温度。可当魂灵渡过忘川,饮下孟婆汤,那些被花香唤醒的过往,终究要随着花叶的永隔,留在彼岸的尘埃里。那时只觉得这花带着几分凄艳的悲戚,直到后来在图片里初见它的真容,才惊觉传说的苍凉之外,它竟有着令人窒息的美——细长的花茎托着六片反卷的花瓣,像跳动的火焰,又似展开的蝶翼,在绿叶缺席的枝桠上,独自将生命的热烈燃到极致。


真正与彼岸花的初见,是2023年在桂林古东瀑布的溪畔。彼时青苔覆满的岩石旁,零星开着几株殷红,水流从瀑布顶端倾泻而下,溅起的水雾沾在花瓣上,让那抹红多了几分湿润的温柔。我急忙用“识花君”识别,屏幕上跳出“石蒜”二字,才知这传说中的“黄泉之花”,竟有如此朴素的学名。后来查阅资料才了解,它是石蒜科石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红花石蒜、龙爪花等别名,叶是狭带状的,中间藏着一抹粉绿,要到秋季才缓缓抽出;花是伞形的花序,每一朵都像被精心雕琢的火焰,花期在8到9月,果期则在10月。它的足迹遍布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也生长在日本、尼泊尔的土地上,既能在阴湿的山坡、溪沟边野生,也能在疏松肥沃的壤土中扎根,喜阳也耐半阴,湿润与干旱皆能从容应对,甚至能抵御几分寒意。它不仅是装点夏秋的地被花卉,冬季翠绿的叶片还能为萧瑟的季节添一抹生机,可盆栽、可水养、可作切花,鳞茎入药还能祛痰催吐、解毒散结,只是全草含有的神经毒性生物碱,又提醒着人们这份美丽背后暗藏的危险。


今日在大兴善寺重逢,才知它与禅意的交融,竟能美得如此惊心动魄。古刹里分几块区域种着彼岸花,其中最大的一片,在一堵写满字的墙前面,像是谁将天上的晚霞裁碎,撒在了这片土地上。秋阳穿过菩提树的枝叶,在花瓣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那抹红愈发浓烈——有的像燃烧的火焰,热烈得仿佛要灼穿空气;有的像凝结的胭脂,温柔得似能揉进岁月的褶皱里;还有的刚抽出花茎,花苞鼓鼓的,像藏着一整个秋天的期待。


花前早已围满了同我一样的寻花人。有人举着单反相机,镜头对准花瓣上的露珠,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份美丽;有人用手机支架固定机位,耐心等待风过时花瓣舞动的瞬间;还有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一边调整相机参数,一边轻声讨论着角度,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笑意。我也急忙拿出相机,蹲在花丛旁,镜头里的彼岸花,与身后的飞檐、殿前的香炉、檐下的铜铃相映成趣——红的花、灰的瓦、金的铃、绿的叶,在秋阳的笼罩下,竟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禅意画卷。

按下快门的瞬间,忽然想起佛经里的那句“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从前总觉得这句话满是遗憾,可此刻看着古刹里的彼岸花,却有了新的感悟。花叶永不相见,或许不是悲戚,而是各自的圆满——花开时,独自绽放生命的热烈,不依赖叶的扶持;叶生时,默默守护土地的安宁,不羡慕花的明艳。就像这古刹里的岁月,佛音与钟声相伴,猫与鸽子共生,寻花人与彼岸花相遇,每一场遇见都是缘分,每一次分离都是成全。

不知不觉间,秋阳已西斜了几分,却依旧清亮地洒在三宝佛殿的檐角,将殿前的金塔照得愈发金光闪闪。花前的人群渐渐散去,我却依旧蹲在花丛旁,看着光影里的彼岸花。此时的它,少了几分正午的炽烈,多了几分柔和的暖意,像被禅意浸润过的锦绣,每一片花瓣都裹着阳光的温度。风吹过,花瓣轻轻颤动,与檐角铜铃的叮当声叠在一起,成了古刹里最动听的秋日絮语。

起身离开时,回头望去,那片彼岸花在斜晖中依旧醒目,像一丛丛燃烧的火焰,映着金碧辉煌的大殿,也映着我满是欢喜的眼眸。手中相机里存满了细碎的美好,鼻尖还萦绕着草木与花香的清润,连脚步都沾着几分轻盈。原来有些遇见,不必追赶朝夕,只需在恰好的时光里驻足,便足以让温柔的印记,在记忆里生根发芽。就像今日在大兴善寺,与彼岸花的这场秋日禅遇,梵音漫染,花香萦绕,早已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秋日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