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备课的一点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我的思路都比较清晰,因为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思路,所以就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不断完善。所以也少梳理。今天我顺便梳理一下。下面就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谈,首先我的文言文教学思路,其次谈几点反思。

(一)我的总体的教学思路

拿过一篇文言文,首先是梳理字词和翻译,然后是课文的讲解。

一般课文字词和文章翻译占用一节课,讲解占用一节课。

但是后来我发现,翻译过于快,学生掌握不了。而且不是粗略的翻译更好,相反精读课文要尽可能翻译的细致。原因有,不细致很多好学生对于个别字词也说不明白,对于不好的学生翻译不仔细,他们根本不知道字词的意思是什么,后面掌握更是罔谈。而且从学生成长来看,初中她们才刚刚接触文言文,就像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量变也太少,更谈不上质变,文言文阅读需要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这时候,精读就需要准确细致,略读可以只解决障碍词。

而且只要细致,基本上学生上课都能解决。

(二)一些反思

关于字词的讲解要细致化。越细越好,让学生没有障碍,学课文。课外阅读可以稍加放松,注重海量阅读。具体上面已经详谈。

备课的时候,有时候感觉翻译的工具书不尽如人意。当时也没有想。几天一个老师谈到一个细节就是“男友分,女有归”的归的翻译。单字是女子出嫁,翻译句子有的书是女子有归宿,有的书是女子要及时出嫁。当时也没有多想,后来想一想,确实“女子及时出嫁”更好一些,好在与单字的解释更近,如果用归宿说,就显得有点远。

所以我就想,如果在文言文备课的时候,能够把整篇文章仔细翻译一下,对于不是很恰当的地方多参考参考,多研究研究,那么上课时讲解会更加细致,更加准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