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阅读法是美国人保罗发明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据作者介绍,是一种划时代的阅读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一本书的内容都“摄入脑海”中。发现它的理论根据是:
人的视网膜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塞满锥体细胞的中心窝,这些细胞具有将焦点对准视觉对象的作用。每个锥体细胞各有一条神经组织与脑部相连,从中心窝进入的信息是由上意识来处理。
外在视网膜的旁边还有一种称为杆状体的细胞,虽然每几百个杆状体才有一个神经组织联系,但是这些细胞都非常的敏感,连15公里以外的烛光都能察觉。利用这些杆状细胞看到的信息会在潜意识中处理。
进行影像阅读的时候,发现视线会处于一种叫做"摄像焦点”的状态,也就是利用杆状细胞的状态。
这是新的用眼方法。看书是不是把焦点放在一个个单字上,而是放宽视线,扩展视线,使整个书页都在视线范围之内。一次将摊开的书页全部摄入脑中。
摄像焦点如同身体和精神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直接将外界的视觉刺激送进脑子里。整页文字进入脑子中以后,就送到右脑的信息处理系统。
对于每一页的视觉刺激,神经会直接作出反映,脑部也可以在不受到显意识的批判性和逻辑性思考的阻碍下,进行模式的认识。
也就是说,眼睛所吸收到的信息在还没有抵达意识之前,就在处理完毕了。然后在直接送进右脑的巨大的数据库中。
看纸质书可以快速去翻。看电子书更快,可以一分钟看完一遍。
这个方法和一般性的阅读方式完全不同,发现在刚结束影像阅读的阶段,对于看过的内容几乎完全没有意识,也就是说,在意识上没有任何了解。
但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感觉到学的轻松了。这要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
影像阅读效果是很诱人,但现实中很多人觉得很难,做不到。
今天进一个影像阅读QQ群看一下,发现很多同学还把影像阅读当做一件很难的事情。还在谈论着悬页、软眼等简单的问题。其实我告诉大家,影像阅读很简单。
保罗在书中讲了一些惊人的成功例子,比如一位公司主管表示,他用影像阅读法看了几十本与企管有关的书籍后,工作从此得心应手。一个烹饪好手活用影像阅读的技巧翻阅了他所收集的食谱,从此便不断地创造出美味的佳肴。还有一个不懂电脑的人翻了一段时间电脑书后,就可以熟练的操作电脑了。
从这些例子看,人用软眼快速翻书后,便自然而然的提高了相关能力。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自己想不想也做到这一点,是不是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告诉大家,做到这一点太简单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在说大话?请继续往下看。
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
一天下午,有一个初中生想把一篇文言文背下来。但他费了好大劲还是没背下来,只好放弃了。第二天早上上学的路上,文章内容清晰的显现在脑海中。这位同学到学校后,打开书本检验一下,一点不差。这说明:人的表面意识没背下来,但潜意识背下来了。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把40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让他们安稳睡眠时对其中一组播放15个英语单词,一夜之中播二、三十次。第二天在学习中发现,听播音组的效果要好于另一组。另外的有关实验也证明,睡眠中听录音有明显的记忆效果。但跟踪观察得知,被试者长期在睡眠中听录音,会引起心理变化,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睡眠中学习也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日常生活中,流行歌曲或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曲,我们虽没有费任何心思去学,但很多人能把它唱出来。
目前幼儿园中,小朋友们有的在背《弟子规》。幼儿虽理解不了文言文的涵义,但实践中发现,背诵过《弟子规》的小朋友就象理解了一样,他的言谈举止都在变好。
国外总统竞选中,有人把竞选人的不好的视频画面插入电视画面中,但少于每秒24格。人眼表面上看不见,潜意识能看见。所以会莫名其妙的对那个竞选人讨厌。
再看一个例子:
1957年的美国,新泽西维卡里试验一种投影仪,可以在1/3000秒的时间内闪烁一些词汇。
这个投影仪在一家影院做实验的时候,分别在短到可忽略的1/3000s的时间里,投射了无数次“喝可口可乐”、“买爆米花”的信息。
可经过实验神奇般发现,这些原本是看电影吃的零食却在电影结束后卖的出奇的好,据统计,影院里的爆米花的销量暴增57.5%,可乐的提升18.1%!
还能举出好多例子。
上面的例子说明:每个人生来就有运用潜意识的能力,不必经过很多的训练。
再举个例子:
我儿子很小的时候,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在我身边玩。有时我会感到我的胸口发紧,这时我就知道是儿子渴了。拿水给他喝,他马上就喝。没一次不准。这种能力有没有人教?有没有训练过?当然没有,每个人天生都具备。
再说影像阅读。我们看过保罗的《十倍速影像阅读》后,直接就可以运用了。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很难,他就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弄明白了再去运用影像阅读。其实不必。
现在的高中生,都十八、九岁了,还不会做饭。那家长想要让孩子学会做饭,用不用仔细指导他好几个小时,把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讲解?不用,直接就让他去做好了。只要能把饭菜做熟,能吃就可以了。好吃,是以后的事。
同样,我们一上来就直接运用影像阅读。看什么书呢?就看我们当前要学习的书。
打开一本书,用下面四种眼神中的任意一种去看。这四种用眼方法都可以把书中内容摄入潜意识。快速把书翻一遍或翻几遍,就可以了。影像阅读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简单?
用这种方法读过的书以后再看再学时,会感觉到比原来轻松,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不是就已经把最关键的东西揭示出来了?
香肠、悬页都容易理解,这里就不说了。
再说软眼的看法。我归纳了四种用眼方法:
1 即我们平时看书时用眼的方法。
2 模糊眼。
3 看3D图的用眼方法。
4 双眼平行看法。
下面详细讲解。
1 平时看书的方法。影像阅读的书中一般反对用这种方法,原因是表面意识起了作用。但在你不能熟练运用软眼时可以用这种方法,书中内容同样可以进入潜意识。
2 在没有把握好软眼前,或拿起书来就啥也不管的“瞎看”,书上的字是模糊的,书中内容也可以进入潜意识。过去在模糊眼能不能起作用这点上有争议,我的结论是模糊眼同样可以把书中内容摄入潜意识。这是我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3 用看3D图的用眼方法去看书。这是会感觉到光线加强了。下面四张都是3D图
4 双眼平行看法 ----请看另一篇文章:
https://user.qzone.qq.com/996936305/blog/1648115589
领悟能力强的人,看完我的文章就应该会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