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的《元日》诗,收录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小时候学这首诗时,老师告诉我们,诗里的屠苏是种酒。我很喜欢,感觉这个酒的名字特高古,黄钟大吕般的深沉雅致。现在北师大版的课文里,对诗中屠苏二字的解释仍然为:一种用屠苏草泡制的酒。也有别的版本的课本注释为:代指美酒。总之,官方解释确凿无疑,是指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如果屠苏在这里真是指酒的话,和前面这个“入”字连起来,极其费解。难道春风把酒吹热了?有违常理,怎么琢磨都别扭。小时候问过老师,老师也没解释通,被追问的急了,老师丢下一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很妙,我不理解就是意会的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会能力有所增加,但仍然未解其味,因此对言之凿凿的课文注释有点怀疑。如今旧事重提,屠苏在这首诗里真的是指酒吗?
如果这里的屠苏是指酒,按照课文里所讲,是用屠苏草泡制的,那就得有屠苏草这个东西,先找草吧。
百度了很久,也查证了相关资料,貌似目前植物界并没有叫屠苏的这种植物。可能古今名字有不同,找到过去叫什么,也许就能得知现在是什么,应该有迹可寻。往前查!
结果胆战心惊!不仅没找到屠苏草,更可怕的是,屠苏酒里竟然根本没有屠苏。例如孙思邈《千金方》,陈延之《小品方》等等文献中所记录的屠苏酒配方,没有一个方子里有屠苏这个字眼。
因此我壮着胆子认定,屠苏酒不仅不是屠苏草泡制的,并且这世上也根本没有屠苏草。
哎?!不对呀。我只是想要证明诗中的屠苏指的不是酒,但却把屠苏草给证明没了,一个问题变成了两个问题。更是头大,头大头大。
真担心万一我是正确的,那课文就摊上事了。
首先,屠苏草既然不存在,那课文给学生的正确的答案就是错的,这不叫失察,这叫无中生有、信口开河。想必注释此文的先生,习惯性的把酒前面的名词当成酒的原料,望文生义了,顾名思义了,有点过了头。
其次,虽然有时候屠苏二字也可代指酒,例如陆游:半盏屠苏尤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里很明显是指酒,读者一目了然。但在《元日》这首诗里,屠苏却不是指屠苏酒,盖因前面有个“入”字。
一番曲折之后,小庙以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元日》这首诗里所用的屠苏二字,是指当时老百姓居住的茅草房子,有“家”的含义,这一句的完整意思应该是:春风把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这可是语文课本呀,诸位酒友,怎么就觉得有些敷衍了事呢?好像英语课程就不会有这样的纰漏,学生如对哪句语法不明白,老师基本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英语老师挺可怜,不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话来搪塞。
窃以为,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内容,教育应以启迪启发为主,让学生开眼界,广泛了解。被触动了,也就产生好奇,好奇是求知的动力,传承不就是一代一代的求知吗,所以说学会欣赏是首要目的。广而化之,美术课完全可以改为美术欣赏课;同理,音乐课也可以是音乐欣赏课。
而像元日这首小诗,理解都困难,何谈欣赏。并且给的答案不能质疑,还得必须死记硬背,卷子上万一与注释不同就得扣分。既然只可意会,那你还非得言传干嘛呢。
课文里的不说了,诸位见仁见智吧。我们继续谈屠苏酒。
按照北魏的议郎董勋所说,民间风俗,元旦(即是现在的春节)时喝的酒,是把花椒焙成的粉末,用布包起来投到酒里泡几天,在除夕那天喝。因为当时老百姓居住的草房子统称为屠苏,而元旦这天家家都喝这种酒,所以称之为屠苏酒。
但泡花椒的酒,又是什么酒呢?
从信史看,宋代以前没有蒸馏酒,蒸馏酒早则出现在北宋,迟则出现在南宋。实证是两件文物,一件在黑龙江阿城市,是上下两层的蒸馏器,上层冷凝器,下层为甑锅。还有一件在河北青龙县,和阿城的是相同的,年代都是南宋赵构当政的时期。
也有疑问,唐诗中有提到“烧酒”一词,这烧酒会不会是蒸馏酒呢?。根据唐朝房千里的《投荒杂录》以及刘恂《岭表录异记》证实,当时所谓的烧酒,是把发酵酒加热的意思,并不是蒸馏酒。在蒸馏酒出现以前,酒经过了温酒、烧酒、煮酒的发展过程,这三种方法都是为了固定酒的品质,防止酒的酸败。
因此可以肯定北宋以前屠苏酒是用发酵酒泡花椒。酒友们请注意,北宋以前,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刘邦还是项羽,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喝的都是发酵酒,原料是米。
在《齐民要术》和《北山酒经》中可以看到当时酒的制造方法。一边做酒曲,一边烧饭,然后把米饭和酒曲混在一起发酵,发酵后过滤出来的汁,就是当时的酒。
山东诸城出土过一幅汉代的画像石,通过图画,简明直白的描述了这个工序。
这种米酒度数很低,最高的度数也不会超过二十,一般应在十度左右,口感很甜,所以不难理解张飞为什么抱着坛子喝了吧,那时酒其实就是饮料,稍稍有点酒量,灌上几斤是稀松平常的。屠苏酒就是用这种饮料来制作。
老百姓在过年时放上花椒泡一泡,一来是花椒的确有温中、散寒、除湿等药物作用,毕竟花椒也是中药。二来其实就像是后人喝黄酒时放点姜丝或辣椒加热,为的是增加一点辛辣的口感而已。所以老百姓普遍饮用的屠苏酒断不是孙思邈他们留下的药方那样,如真像方中那样用多种中药炮制,不是当时普通百姓经济上都能承受的起的。古代中医药与现在是大相庭径,这个不能展开说,不然又是几万字也不能述其万一。
综述一下,屠苏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米酒里泡一泡,仅此而已。虽然如此简单,但屠苏酒在酒中的地位却很高,传统文化中能叫得响的名酒本不多,屠苏酒是其中翘楚。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屠苏酒就是过年的代称。
现代过年的象征是饺子鞭炮贴春联,而宋朝以前,以上三种不是如今的样子,鞭炮那时还没有出现,庭前爆竹,就是烧根竹子而已,有点噼噼啪啪的响声,算不上很热闹的项目。春联那时候还是原型桃符,桃符只是一块桃木板,挂在门前,一直到了明朝,桃符才发展成写在纸张上的春联。那时更没有饺子这种食物,饺子出现最早也得在宋朝,所以宋朝以前,过年的三样象征是:爆竹、桃符、屠苏酒。
及至到了蒸馏酒出现后,高度烈酒普及,劲够大,味够足,已经无必要再朝米酒里加花椒取其辛辣了,米酒泡花椒的屠苏酒从此式微,蒸馏酒取而代之为年夜饭上的用酒。但屠苏酒的名字却沿袭了下来,因为这名称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无可取代。就像如今不管过年你是吃火锅还是吃饺子,都叫年夜饭。同理,不管是喝发酵酒还是蒸馏酒,到了年夜饭的餐桌上,也还是得叫屠苏酒。
既然是年夜饭的重头戏,喝这屠苏酒自然也与平时不同,有特殊的规矩。按常理,酒要先敬给长者,让辈分高,年龄长的人先喝,长者为尊嘛。但喝屠苏酒时,这规矩却反过来了,得让辈分最低,年龄最小的先喝。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这是郑之望的诗,讲的是除夕之夜喝屠苏酒,家里人丁兴旺,从幼至长挨个喝,等到老郑喝时,已经日上三竿了,透着自豪满足的炫耀劲,自我感觉超好。想来人到暮年,再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定不复年轻时的心境,间或一声嗟叹,都是浮云。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儿孙满堂,团圆和睦,那才见人生的真意义。
从幼至长,屠苏酒为什么要这样喝,一定有它的寓意在里面,这个寓意是什么,说法不一,看了一些资料,大多牵强附会,不足信。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古人寓意何如,今人再难揣度,留个悬念吧,存疑也好。
屠苏酒,米酒泡花椒。究竟口感如何,小庙也曾小试。皖北小城号称四大药都之首,出处不如聚处,这里各种中药材自然齐备,找药用的花椒不难,易如反掌,难的是找到能接近传统的米酒。
小庙以为,与汉唐时期米酒较为接近的是湖北孝感米酒和湖南永州米酒,可惜孝感的原料是糯米,略有不符;而永州的虽是大米,但有煮的工序,酒精度数较高。后来经人指点,通过馒头铺的老板,找到一个做“浮子酒”的李先生。皖北小城的浮子酒也是米酒,有糯米制作也有大米制作,如今已没人当成酒喝,只有馒头铺子在和面时加入做酵母用。
之所以叫浮子酒,是因为成酒以后,会有米像浮标一样漂在酒上,当地人称浮标为浮子。小庙仔细看了一下工序,制作方法与《齐民要术》及《北山酒经》中所记基本吻合,就用它,权且一试。
没泡花椒以前,这浮子酒略有酸味,还算清爽,泡了几天花椒以后,再喝起来,说辣不辣,说麻不麻,也有甜也有苦,混合了多种口感,五味杂陈,但任一口味均感不足。总体来说,不好喝,甚至可以说很难喝。
不应该是这样啊,古人在年三十喝的,一定得是好东西呀,怎么特么难喝呢。
思考了很久,估摸原因在于,虽然酒接近那时屠苏酒,而喝酒的人却离古人太远。诸位想呀,如今物质丰富,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什么好东西没尝过呢,这张嘴早就刁了,不像古人那样粗茶淡饭,自然喝不出此酒的好处来。
因此,小庙随后用了一周时间酝酿了一下情绪,七天里每日两餐,只吃杂粮,荤腥全面。连鸡蛋也不敢吃一颗,要知道汉唐时期,鸡的孵化率低,出蛋率更低,鸡蛋因此很难得。口味上,除了盐的咸味,杜绝酸甜苦辣,喝的只有白开水,远离一切饮料。一周以后口里的那个寡淡,诸位可想而知。
在第七天的晚上,弄了一碗羊肉,半只鸡,再倒一碗屠苏酒,摆在桌上,为了更加逼真的还原汉唐的环境,把电灯全灭了,点一支蜡烛照明,可惜没弄到合适的油,不然油灯光闪烁之下或许更有感觉。小庙坐下来面对酒肉先感受了一番口腹之欲的挣扎,思考了一会,是先喝呢?还是先吃?
体会一番后,酒徒的本性凸显,肚子没能战胜嘴,对酒的渴望更强烈,随即双手端起陶碗,举酒于目下,观其色若琥珀解于水,闻其香如空谷藏幽兰,闭目而饮,刹那间天高海阔,云淡风轻,此中愉悦唯两字可形容: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