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作为苹果公司的董事长,乔布斯首先登台,宣布股东大会正式开始。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场:“我想用迪伦——鲍勃·迪伦20年前的一首歌来开场。”他笑了笑,然后低下头开始诵读《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Are A-Changin’)的第二段。在诵读这十行歌词时,他的声音高亢,语速很快,直至结尾:“……此刻的失败者终将胜利/因为时代在变。”这首歌让乔布斯这位千万富豪董事长保持住了自己反主流文化的自我形象。他最喜欢的版本来自迪伦与琼·贝兹的一场现场演唱会——1964年万圣节在林肯中心交响音乐厅举行,他还有这场演唱会的盗版录音带。
接着,斯卡利上台汇报苹果公司的营收状况。他枯燥无味的讲话让观众们开始变得烦躁不安。终于,他以一段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话收尾。“在苹果公司过去9个月的时间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机会与史蒂夫·乔布斯发展一段友谊。”他说道,“我们之间所建立的默契,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说意义非常重大。”乔布斯再次上台,灯光暗了下来,他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喊出了在夏威夷销售会议上的战斗口号。“1958年,IBM错过了收购一家羽翼未丰的公司的机会。这家小公司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静电复印的新技术。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IBM从此追悔莫及。”观众都笑了起来。这段话赫茨菲尔德在夏威夷和其他地方都听过,但是此刻再度聆听觉得更富激情,倍感震撼。在历数了IBM的其他失误后,乔布斯语锋一转,加快了节奏,谈到了当前的状况:
如今到了1984年。IBM想占有一切。苹果被视作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希望。经销商最初张开双臂欢迎IBM,现在他们害怕IBM主宰和控制未来,他们回到了苹果的怀抱,认为苹果能够保障自己在未来的自由。IBM想占有一切,苹果是它控制整个产业的最后一道障碍,它正把枪口指向苹果。我们能让IBM主宰整个电脑产业吗?我们能让IBM控制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的描述会成真吗?
随着他的发言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观众们从喃喃低语转为热烈鼓掌,最后开始疯狂地欢呼和高喊着回应。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回答关于奥威尔的问题,整个礼堂就陷入了黑暗,随即,“1984”电视广告出现在屏幕上。广告播映结束后,全场起立,欢声雷动。
天生就知道如何激荡人心的乔布斯穿过黑暗的舞台,走向一张小桌子,桌上摆着一个布包。“现在,我要亲自向各位展示Mac电脑。”他说道,“接下来你们在大屏幕上所看到的画面,都是这个包里的东西实现的。”他拿出电脑、键盘和鼠标,熟练地组合起来,在观众的又一阵掌声中,他从衬衣口袋里拿出了一张新的3.5英寸软盘。《烈火战车》的主题曲开始响起,Mac屏幕上的图像被投影到大屏幕上。有那么一瞬,乔布斯屏住了呼吸,因为昨晚的演示从未成功。但是现在,一切运行得完美无缺。“Mac”的字样在屏幕上横向滚动,接着下方出现了“酷毙了”的字样,就像用手慢慢写上去一样,观众安静了片刻,尚未从这美妙的展示中回过神来。在寂静中,可以听到有人倒抽气的声音。然后,一系列屏幕截图开始接连快速出现:比尔·阿特金森的QuickDraw图形程序包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就展现了不同字体、文件、图表、图画、象棋比赛、电子表格,以及一张乔布斯的渲染图——图中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台Mac电脑。展示结束后,乔布斯笑着介绍了一个新玩意儿:“最近,关于Mac我们已经说得很多了,但是今天,有史以来第一次,我要让Mac自己说话。”说完,他怡然地退到电脑后,按下鼠标,Mac发出了轻颤但可爱的低沉声音,它成了第一台介绍自己的电脑。“你好,我是Mac。从包里面出来的感觉真好。”它致以开场白。要说这台电脑有什么不会做的事,那就是还不知道应当在观众爆发疯狂欢呼和尖叫的时候停顿一下。它继续快速独白:“我还不习惯公开演讲,但我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第一次见到IBM大型机时的感想。千万不要相信一台你搬不动的电脑。”欢呼声又一次响起,几乎淹没了Mac的最后几句话。“显然,我能说话。但是现在,我想要坐下来聆听。接下来,让我非常自豪地请出一个人,他就如同我的父亲一样——史蒂夫·乔布斯。”礼堂里一片喧闹,人们又蹦又跳,疯狂地挥舞着拳头。乔布斯缓缓地点了点头,双唇紧闭但笑得很开心,接着他低下头开始哽咽。掌声持续了将近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