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
清晨,一阵机器轰鸣声把我闹醒。
起床一看,靠马路一侧书房的窗大开着,我马上关闭,因为马路对面正在加班加点搞基建,尘土飞扬。于我而言,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关闭门窗,尽量减少灰尘的渗透。
“呯!”一声轻而脆的关门声,先生出门上班。当我再次走进书房,一眼便发现刚刚关上的窗又被开成了直角。
立刻气不打一处来,我快速拨通他的手机,噼哩啪啦一顿质问:“我刚刚关上的窗你为什么又打开?你总和我对着干,为什么?”
他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可能是我顺手打开的吧。感觉家里好闷,透不过气来,理解下。”
我扯开嗓门叫道:“让我理解你,你理解我了吗?你基本不插手卫生。这么大个家,全是我清理,有多不容易你知道吗?你这头自私自利的猪!”
他沉默着,突然嘣出一句话:“不能开窗是谁定的标准?这是我的家,我想怎样就怎样!”
我怒火中烧,厉声问道:“你想怎样就怎样?那你把我放在什么位置?”
他不作回答,直接挂线。
晚上躺在床上继续冷战。他翻来翻去折腾着,我背对着他冷眼相观:看谁更有耐力!
终于他忍不住推推我,问道:“睡着没?”
我充耳不闻,刻意让“子弹”多飞一会,动能更足。
他一骨碌坐起来,拉着我的手和颜悦色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将就你吗?”
我好奇心起,忍不住问:“为什么?”
他故作神秘,贴近我耳朵说:“因为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还养育了一个好儿子。”
尼玛!正在飞的子弹来了个急转弯,一头扎进海绵里,我满肚子的怨气顿时化为乌有,瞬间进入自省状态。
片刻,我笑着对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听我的吗?”
他笑咪咪地问:“为什么?”
“因为我把你当成了我,我们之间没有了界限,可见我是多么爱你。”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是么?没有了界限的爱是真爱吗?”
我一时语塞,陷入反思。
不能理解,是因为我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事情,并以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标准。
坏事成双
仅仅两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刻意关上的窗又被他肆意打开。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鉴于上次对自己的深刻反思,我努力提醒自己:学会包容,降低标准。
但内在的声音说:凭什么只有你为他着想,他却不替你着想?为什么他不能尊重你的愿望?
我对内在的她说:别生气,学会理解,理解他的初衷,理解他的不舒服。
她质疑道:这么大的空间,怎么可能会觉得闷呢?纯属借口!
看来,理解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要跳出自己的思维之框,谈何容易。
我想起了在心理学“叙事治疗”课程中学来的方法:把问题外化。既然我们的关系出了问题,那就把关系设想成一个有生命的旁观者。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听听旁观者会说些啥?
我问关系:你怎样看待我与先生的这场冲突?
关系答:站在你的立场,我看见了你想保持家庭清洁的良好动机;站在他的角度,我感受到了他的胸闷、透不过气的难受,他多想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过好每一个当下。
这句话让我看见了先生开窗背后的动机,心立刻变得柔软:是啊!如果人的健康没有了,再干净的房子又给谁住呢?
理解是深深的看见。而现实中我们总希望被他人看见,却鲜于关注他人。因此理解之路常被阻断。
事不过三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可是再三的事情就偏偏发生了,并且是在一周之内。
这次我决定一改前两次的做法,既不争吵,也不说服自己包容,而是敞开心扉,和他来个彻底的交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我平和问:“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总要开窗?你白天既不在里面呆着,晚上也不在里面睡觉,开那个窗对你具有什么意义?
他认真回答:“意义很大,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间接影响身体健康。晚上打开书房的窗是为了和卧室的窗形成对流通道,既凉快、又通风。只是早上走的时候忘了关。”
我晃然大悟,问他:“这个完整的理由怎么不早说清楚?”
他耸耸肩说:“我早说过了。”
我回应:“你说的太简单,很难理解透彻。”
他说:“其实感觉胸闷就是所有的核心,你应该能听明白。”
我说:“我不是神仙,不要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苦笑一下说:“你太凶,我不敢多说。”
他的话让我反思:如果我不是以质问的态度,而是用好奇的心态,那事情又会是怎样的版本?
理解需要放下情绪,放下评判,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被引进对方的内心世界,看到行为背后隐藏的渴望。
理解是关系的粘合剂。关系中没有输赢,只有经营。
申明:本人在简书上发表的所有文字均属原创,更多精彩文章,请移步简书 - 创作你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