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失落的风险”一节中写到: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爱,需要勇气。
爱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让自我拓展到陌生领域,塑造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自己,这一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通过与这些事物的接触,我们的自我便会获得改变。然而,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矩、陌生的人、事物和活动,都可能使我们陷入痛苦,并由此而产生畏惧。有些时候,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
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智的成熟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派克在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将近50岁的女人,在公司里从事最基层的工作,她听从上司的一切安排,很少发表意见,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步行回家。她总是尽量避免与人接触,不想冒险与别人打交道,也从未想过自我完善,她宁可让形象越来越小,哪怕像影子一样。她希望不被打扰,不被人知。除了上教堂,她没有任何精神贯注的对象。
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爱,但贯注毕竟是爱的起点。我们为什么会不敢拥有精神贯注的对象?
派克写道:给予某种事物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我们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如果对方是某种有生命的事物,不管是人、宠物、还是盆栽,都有可能突然死亡。如果信任或依赖某个人,就有可能因为对方的亡故,让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
精神贯注的代价之一,就是你迟早要为贯注对象的死亡或离去,让自己饱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性爱、晋升和友谊,但惟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生丰富多彩。
在拓展自我的过程中,除了因失落带来的痛苦和悲伤,我们更可以收获快乐和幸福。
如果因为害怕承担失落的风险而不敢投入地生活,我们非但不能自我拓展,反而会越来越萎缩,生活也只能是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