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大约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论语》里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当时就觉得孔子他老人家说的不对,如果我跟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同行回家,你看明明这里面就没有我老师嘛。这么明显的问题,孔夫子怎么就没发现呢?
长大后,再读到这句话时,我只觉得儿时的自己真是浅薄好笑,不仅望文生义,而且根本不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今天是教师节,由衷感谢曾用心浇灌我的园丁们,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如果不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不是他们为我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我想象不到自己会是怎样浅薄无知的存在。
如同汪国真诗句里描绘的那样:“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求学之路,漫长且艰难,或为了找到自己,或为了改变自己。总之,我们对当下的人生充满困惑。
困中求变,然后思学,学若能通,感其所悟,终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