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是在大概七年以前,留下的印象是导演精湛的讲故事的手法,以及故事戏剧性的变化。最近剧荒,再次翻出这部电影重温,发现了以前从未关注过的细节,电影里的主角安迪·杜弗雷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
总结一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25岁左右、年轻有为的银行副总裁安迪·杜弗雷,因为被冤枉杀妻和妻子的情人,被判终身监禁。
在监狱服刑期间,安迪·杜弗雷运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建立了监狱图书馆、帮助犯人考试升学。在漫长的黑夜用一把手掌大小的雕刻刀,花了二十年时间凿通隧道,成功越狱,并利用帮监狱长洗黑钱的契机建立了虚拟人身份,通过这个虚拟的身份,安迪·杜弗雷越狱后成功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此外,安迪·杜弗雷在离开前还顺便把欺负自己的典狱长和监狱警察送进了大了牢。
听上去激动人心,充满戏剧性对不对。很多电影都会这些套路,主角光环爆棚,主角想干什么事都会有如神助,怎么打也打不死,还不停的有贵人相助。
但是《肖申克的救赎》不一样,这里的主角没有那么好运,甚至可以说很倒霉。安迪·杜弗雷之所以能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完成,是因为他有很多珍贵的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的品质。
一、不抱怨
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有怎样的经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安迪·杜弗雷绝对比绝大多数人倒霉。
25岁左右安迪是年轻有为的银行副总裁,身处上流社会,周围都是知书达理的高知分子,可以说这时候的安迪是命运的宠儿。
但这种幸运在一夜之间被清零了,安迪从令人尊敬的职业一下子锒铛入狱,而且被宣告终身都要在监狱度过。可以想象得到,这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品尝过自由味道的人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在来到监狱的第一天晚上,经过了一系列没有个人尊严的入狱流程后,安迪目睹了同时一起进来的狱友被狱警打死。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不好过,因为监狱的同性恋恶霸看上了安迪,安迪在每次交涉中都强烈反抗,但是还是寡不敌众,同性恋恶霸们开始了对安迪长达两年时间的暴打和强奸。
电影轻描淡写的描述了这个过程,但是就发生的事情来说,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轻松。安迪在面对生活从山巅到谷底的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既没有向监狱狱警求助,也没有向在监狱中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哭诉过,他始终保持沉默。
电影中,有一个画面可以看的出他的隐忍。电影旁白说:安迪脸上常出现新伤,他从未说过是谁干的,但我们都知道。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安迪很傻,为什么不向狱友和狱警求助,但我想说这正体现了安迪的过人之处。
从开始第一天入狱目睹狱友因为害怕哭泣而被狱警打死开始,安迪就明白了,在监狱里,囚犯的生命是不值钱的,狱警们想要的只是服从,不关心囚犯的死活。
狱警们不知道监狱里的弱肉强食吗?他们只是不关心而已。在这种环境中,希望狱警能不厌其烦的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简直是痴人说梦。那安迪为什么不向其他狱友们求助呢?安迪刚来,有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对自己没有利益相关又不熟悉的人呢?
对一个人来说,一件事情发生带来的伤害是有限的,最大的伤害来自于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就像祥林嫂一样,失去孩子当然很痛苦,但她接下来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却是不停的跟人哭诉,这让她在余生中不停的重复失去孩子的痛苦,以至于接下来的一生都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
这就是抱怨(哭诉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抱怨)给人带来的伤害。
抱怨从本质来讲,是一个人对于发生事情无能为力的表现。当然,任何人都会有抱怨的时候,但是长期、频繁的抱怨只能体现一个人的无能。
语言学家研究得出过一个结论,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语言会反过来塑造一个人的大脑。也就是说,如果你长期说负面的话、使用负面的词语,你的思想就会偏向于负面思考,如果你经常说正面的话、使用正面的词语,你就会倾向于正面思考。
长期抱怨,诉说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会造成什么呢?除了让自己反复的体验被伤害的过程,就是不停的向大脑传递我是受害者,我无能为力的讯息。这种讯息传递多了,除了让自己变的没有力量之外,还让身边的人被负能量包围,徒增别人的嫌弃。
也许有人不服气,抱怨怎么就是无能呢?不相信可以试一下,当你打算抱怨之前,先想想自己怎么解决这件事,只要开始想着解决问题,不管问题能否解决,你都不会再想抱怨。因为解决不了说了也用,解决的了,何必再说。
不抱怨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不抱怨减少了对自己和对身边环境的伤害,安迪无疑把这种品质发挥到了极致。
二、耐心
耐心无疑是办成一件复杂的事所必备的品质。什么是耐心,安迪给出了最佳答案。
为了改造监狱里的小破图书室,安迪开始写信给州参议员申请专项资金。所以人都在嘲笑他,因为在监狱的花销上,政府是很吝啬的,除了修围墙、增加栅栏和增加狱警之外,监狱基本上申请不到其他经费。安迪没有妥协,开始每周写一封信给州参议员申请经费。
六年后,州参议院为了让安迪不要再写信给他们,拨了200美金的资金和几大箱书给肖申克监狱,希望安迪就此封笔。安迪看着这些书和200美金的支票,笑了,说了一句:我才写六年而已。
为了把图书馆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安迪继续给州参议员写信,只不过改成了一周写两封信。又过了几年,州参议院终于明白了安迪这小子不是几本书和一点钱可以打发的,批准每年向肖申克监狱拨款500美金用于图书馆的建设。
此时的图书馆已从原来的小破图书室,像下面这样:
变成了这样:
再来看看安迪的越狱工具:
安迪就是用这个巴掌大的小凿子,用二十年时间凿开了越狱的地洞。
什么是耐心,安迪给出了最佳答案。
很多常人觉得不可能的事,在有耐心的人眼里,不过是多用点时间罢了。
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人焦虑,在自媒体文章作者的推动下,大家看到了太多吸引人眼球事件,很多东西都是靠贩卖焦虑来赚钱的,比如说你不报班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呀,你的娃不上什么什么补习班就会输在起跑线啊。大家普遍焦虑,着急改变现状,但现状是过去的积累,哪能一朝一夕的改变。焦虑的人们缺乏良药,看看《肖申克的救赎》,看看安迪是怎么做成一件事的,也许对缓解焦虑有用。
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
在肖申克监狱的二十年时间里,安迪从未放弃过对追求自由的希望。他目睹了被关了50年的狱友老布,出狱后因不适应外界环境而自杀。
也被自己的好友瑞德(一个做了三十年牢的狱友)不断的劝说,不要有希望,那时很可怕的东西。能干的瑞德也意识到,经过漫长的监狱生活,自己已经像老布一样被监狱制度化了,他已经完全适应并依赖监狱生活,外面的自由世界对他来说反而太陌生和太可怕。
无论在监狱里碰到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安迪始终保持着对自由追求的希望。无论是在被同性恋变态欺负、在被监狱狱警欺负、甚至在监狱长杀死能为他作证,洗刷他冤情的狱友汤米后,他也始终没放弃。
能证明安迪是被冤枉的汤米死后,安迪明白了,他这辈子是没办法通过假释和洗刷冤情出狱的,因为典狱长需要安迪帮他逃税、避税、洗钱。放一般人身上该绝望了吧,但是安迪没有。他没有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任何一条路上,他还给自己挖了条地道。
如果不是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谁能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准备一件事情。
如果没有希望,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后来,安迪带着瑞德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太平洋的阳光洒在瑞德的脸上,显得那么美好,这个曾经不相信希望的人,也感受到了希望带来的美好。
四、爱学习
如果还有谁在鼓吹知识无用论,希望这个人来看看《肖申克的救赎》打脸。
知识可以让一个人多有力量,能多大程度的改变生活呢?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运用自己理财的知识,帮助监狱里最严厉、最小气和绝情的狱警成功的避税,而且还说服这个小气的狱警请他和狱友们喝酒。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张画面,狱友们看着安迪跟狱警讨价还价,觉得安迪不要命了,正准备替他收尸的时候,看着安迪用自己知识说服狱警时露出的惊讶表情,我太爱这些惊讶的表情了,这是对知识最大的褒奖。
安迪喜欢看书和学习,精通理财,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对别人来说有用的人。就在他展露自己理财技能不久之后,监狱狱警主动将欺负他的同性恋恶霸打成残废,从此监狱里再无人敢随意欺负安迪。
知识无用吗?安迪就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就连挖地道也运用了他的地质学知识。
安迪的经历告诉我们,多一门手艺不是坏事,知识多了也不压身。倡导知识无用论的人可能很难明白,无用的不是知识,而是轻视知识、不能把知识运用在改变生活上的人。
如果人生必须有一个精神偶像的话,我觉得《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杜弗雷就适合当这个完美的偶像。
《尼布尔的祈祷文》中写到: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段诗文来形容安迪·杜弗雷再合适不过了,安迪·杜弗雷就是那个内心平静、有勇气和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