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被誉为奥斯卡历史上最为辉煌、最为惨烈的年度之一,因为那一年入围最佳影片的两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实在让人难分伯仲。结果《阿甘正传》捧走了小金人,而《肖申克的救赎》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永远的遗憾。但当年那场巅峰对决,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22年过去了,但经典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对于我来说,二者之间我更喜欢《肖申克的救赎》。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套用麦当劳的一句广告语:I’just love it。每一次看这部电影,都会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震憾,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好的电影总是让人受益无穷,我相信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必定是多如牛毛。我不想拾人牙慧,决定从一个新的——至少是比较新颖的视点来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感悟。作为一个理财伪砖家,我觉得可以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解读一番。
(1)
先来回顾一下剧情梗概:
1947年,银行家安迪·杜弗雷(Andy Dufres)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在监狱里,安迪在狱友的帮助下搞到一把石锤和一张海报,他开始实施自己的“救赎”计划。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财务方面的问题。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在一个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的夜晚,安迪成功越狱。
原来,这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利用每天放风的时间一边散步一边把挖出来的混凝土碎块一点一点地倒掉。而海报的作用则是将洞口遮住。
另一方面,安迪在为典狱长做黑账洗钱的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些黑钱全部存放在一个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安迪越狱后,以斯蒂文的身份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他还搜集了典狱长诺顿、狱警海利等人犯罪的证据,出狱之后向媒体告发,使得他们受到了应有惩罚。
(2)
不难看出,安迪能够成功越狱,懂得理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某日,安迪在户外劳动时听到两个狱警在聊天,其中一个名叫哈利的说,他那个做石油生意的大哥四个月前过世了,留下了一笔近100万美元的遗产,哈利分得了其中的35,000美元。虽然这是一件非常令人艳羡的事,但哈利却在抱怨“该死的政府”要抽走他大部分的意外之财,“留下来的钱只够买辆新车,然后怎么样?买了车以后还要付该死的税、付修理费和保养费,该死的孩子们又闹着要你带他们出去兜风——”此外,他还非常担心到了年底,“如果你发现不小心把税算错了,还得自掏腰包来补税,甚至还要去借贷来缴税。然后他们还要稽查你的财务呢,稽查完他们铁定要收更多的税……”
注意,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美国有句人尽皆知的俗语:“人生只有两件事是确定的,死亡和交税”。由此不难看出,交税在美国人心目中的位置。每年的1月1日至4月15日是美国的报税季,美国人不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赶在报税截止日前自行报税。为防止纳税人故意漏报瞒报,美国国税局还会对报税单进行抽查,报税人的诚实记录以及他人的举报都会成为抽查的理由。一旦被查出偷逃税款,后果十分严重,轻则面临巨额罚款、在个人记录上留下污点,重则倾家荡产、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对于美国民众而言,如果“不幸”收到国税局的查账单,那无疑是“最糟糕的事”。
当安迪听到这些时,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冒着被射杀或是被痛打一顿的风险,向哈利献计,建议他将这笔钱馈赠给自己的妻子,就可以一分不少地拥有这35,000美元——这样做不过是合理利用了法律漏洞,哈利只需要找个律师或银行家帮他办理馈赠手续。安迪表示自己可以帮他办理这些手续,这样哈利可以连手续费都省了。
虽然安迪表示他做这些,只需要哈利能请几个一起劳动的狱友喝三瓶啤酒作为回报,但这笔“风险投资”的实际回报远比这大得多:一方面,此举让他赢得了一帮狱友的好感,进而使他在此后实施越狱计划的过程中得到了狱友一系列的帮助。另一方面,安迪所展现的理财知识和技能通过哈利之口在狱警当中传扬开来,这为他创造了更多有助于越狱的有利条件。
(3)
1950年的春末到夏天,安迪为想要储备子女大学教育基金的警卫,设立了两个信托基金。他也指导一些想在股市小试身手的警卫如何炒股票(这些警卫炒股票的成绩斐然,其中一个警卫还因发了财而在两年后提早退休)。到了1951年春天,肖申克监狱半数以上的狱卒都由安迪协助办理退税。到了1952年,所有狱卒的报税工作都由他代劳。在肖申克监狱,安迪成了极具价值的资产,他能帮狱卒们退税,免费指导他们如何规划房地产投资、善用免税方案和申请贷款,比专业会计师还要高明。而他所得到的最大回报,是监狱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赢得所有人的善意对待。
最最关键的是,典狱长从安迪所展现的理财能力中发现了他的利用价值——让安迪帮自己洗黑钱。
诺顿建立了一种“外役监”制度,让囚犯到监狱外面伐木、修桥筑堤、建造贮藏马铃薯的地窖。于是,从伐木、挖水沟到铺设地下电缆管道,都可以看见诺顿在里面捞油水,中饱私囊。无论是人员、物料,还是任何你想得到的项目,都有上百种方法可以从中揩油。此外,由于监狱囚犯是廉价奴工,正规的建筑业根本没有办法和诺顿竞争,为了让诺顿退出竞争,只能向他行贿。
于是安迪就成了诺顿的左右手和沉默的“合伙人”,将诺顿用监狱的廉价劳动力赚来的黑钱一笔笔转出去,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些黑钱全部存放在一个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实,这个“斯蒂文”完全是安迪虚构出来的人物,他为斯蒂文做了驾驶证、身份证、社保账号等各种证明文件,可谓天衣无缝。安迪越狱后,分别到十多家银行,以斯蒂文的身份,取走了监狱长所存的37万美元。从此,他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名字和身份,有了一笔为数不小的钱,和狱中结识的黑人挚友瑞德一起在海边相聚,开始了新的生活。
试想一下,如果安迪不是银行家出身,不懂得利用自己的理财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那他要想成功越狱,难度可能要大得多,甚至无从谈起。事实上,在这部电影的剧本作者、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小说原著中,安迪的理财能力为他带来的帮助比我们看到的电影中交代得更详细,发挥的作用更大。当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4)
值得一提的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中,还非常充分地阐释了理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长期投资”。
在安迪出狱之前的将近二十年里,他每天用一柄小小的锤子,轻轻地敲打那堵被瑞德认为“至少需要六百年才能凿穿”的狱墙。然后,利用第二天放风的宝贵时间,以散步作伪装,将裤兜里里的混凝土块或砂石一点一点的洒掉。墙有多厚?什么时候能够凿穿?他也许并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得注意很多问题,比如:每天不能凿得太多,泥土砂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去、倒掉,凿穿的墙壁必须严严实实地遮起来,还要保证狱方不会给他调换囚室……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必将前功尽弃,再想逃出监狱就难于上青天了。
可是,安迪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地凿下去,终于让他凿穿了墙壁,逃出了生天。
对于安迪来说,自由与希望靠的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自己永不放弃的坚持。在安迪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也曾经尝试过,但无一例外地都因为不能持之以恒而失败了。
本来是被别人认为几百年都不可能办到的事情,那看似永不可逾越的森严壁垒,却在一把小锤子二十年不间断的作业中,悄然洞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信哉斯言!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投资的真谛不正是如此吗?
以股票投资为例,为什么“七亏二平一赢”的魔咒永远无法破解?为什么小散户永远是股市里被鱼肉的对象?为什么那么多热衷于炒短线的投资者,在股市里频繁操作、追涨杀跌,到最后总是伤痕累累、血本无归?……
安迪·杜弗雷之所以能够成功逃离肖申克监狱,因为他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实施自己的计划。投资要获得成功,坚持是一个很简单也很不容易的诀窍。如果你能把股市涨跌看成是一种正常现象,把握波峰和低谷,就像把握旋律和节奏一样娴熟,你就不会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大悲大喜。“股神”巴菲特就是坚持长期投资的忠实信徒。“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这是巴菲特的忠告,也是关于坚持的忠告。除了巴菲特,索罗斯、林奇都可谓是投资领域的常胜将军,他们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坚持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