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沉沉的雷声在乌云遮蔽的天空中翻江倒海,雨滴敲打地面和树叶的声音此起彼伏,坐在阳台上,默不作声,凉凉的微风包裹着我的身体,此刻感觉自己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细细地敲打着自己的心声。
人有一种天生对爱的渴望,小时候渴望最多的是父母的爱,慢慢地长大了渴望最多的是朋友的友爱和恋人或夫妻之间的爱情,老了渴望子女的爱。这些对爱的渴望,贯穿着整个人的一生。爱让我们拥有了对自我的认知,这个世界上最能消除隔阂融化人心的同样是爱,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因为爱,人才觉得美好,人才有了盼望。
对鲁迅笔下的阿Q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外我感受到他是一个从未爱过别人,也从未感受到自己被爱的人,缺失了爱的能力和感受爱的能力让他变得麻木不堪,完全是一个冷冰冰地人物。假如他真的爱过别人,或是感受到过爱,或许他的人性里面会有一些温暖。 随着连龄的长大,从前的朋友慢慢地变得陌生起来,偶尔联系也草草了事,没有从前那么多的话可说,甚至会觉得羞涩陌生。成长就是如此,不断地和过去的人告别,又重新认识新的人,但是却再难拥有以前那样真城的友谊,彼此再难以真正坦诚地交往,很多时候是在用交往技巧,但这技巧却不再像从前的交往那样打动人心,成长筑起来的心墙把自己的爱关了起来,把别人的爱也隔离在了外面,我们逐渐丧失了爱和被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像阿Q。同时也感觉自己越来越孤单。但越孤单就越渴望被爱,电影《超脱》中说:人们彼此疏远,内心却支离破碎,每一天结束也许你是常人中偏执又疯狂的那一个。你急于融入人群,因此又一次变成了随波逐流的群居者,为此你付出的是一种长期的超脱的痛。不论幸或不幸,你的挣扎无人能见,无人能懂,我从未这般深切感觉到我的灵魂与我之间距离如此遥远。缺爱的灵魂从我们的身体硬生生地剥离出去,寻求片刻的超脱。
身在年轻人这个阶段,我现在感受的最多的是身边人关于爱情的谈论,流行歌绝大多数同样是描述关于爱情的故事。但到底什么是爱情呢,又或是怎样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爱他,怎样更好地相处。爱情有时候给人的感觉虚无缥缈,于是我们就说那是一种感觉,无法描述的让人喜悦的感觉,其实我要告诉你如果只是单纯地有这种感觉那只是你分泌的荷尔蒙在起作用,而且这种荷尔蒙起的作用比较短,简单来说就是生理反应,当激情退去,生活回归平静的时候,真正的爱才开始浮现。我以前无法描述爱,也不知爱真的代表着什么,后来发现我也确无爱的能力,最近几天终于搞明白了爱是什么,原来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地付出,我的家人都爱着我,特别是爷爷奶奶每一次的付出他们从未从未想过或是盼望过以后要我的回报。原来自己真的被深深地爱着。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不方便透露)电影讨论的主题是爱究竟是什么,主人公的爱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在被爱着,只是我们有时候感受不到,就像有时候我们无法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爱一样,我们把自己的心锁了起来,别人的爱也无法进来。
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去爱呢?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有爱。 无论是在与家人,朋友或是恋人相处过程中,多一些忍耐,包容,理解,原谅,少一些斤斤计较,勾心斗角,或许就少许多的痛苦和矛盾,请珍惜身边爱你的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爱你的人请把握好,如果你还没有遇到,那么请耐心等待,好好预备自己,去学会爱人,去做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或许生活不尽如人意,多次感到自己被完全地忽略,没有感到自己被爱着。要是像生命仅在日升日落间便死去的虫一样匆匆离去,倒是还好,一丁点思考与痛苦倒显得没有必要了,然而并不是。总有一些东西在心底暗暗作痛,让我们在几近窒息的黑暗里呛那么几口气,挣扎几番。不要怕,迎着光而走,也许会痛到令你怀疑自己做的一切,但不要忘了去给别人留下心的空间,给别人爱。最后,一点点的爱与美好也会如萤火般朝你而来,汇成一片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