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坚持每天写文章,这是我每天一篇的第69篇,文章以“读书分享”、“育儿笔记”为主,记录自己以及孩子的成长。
前几天在和小伙伴讨论小豆伴电影学堂的事情,就想到去年在昂立教作文时一次难忘的公开课,想着把那次花了将近一天时间写的公开课教案发给小伙伴参考参考,看看能否对现在的小豆伴电影课堂有帮助,结果在电脑里找了许久之前的资料,就是没有找到。
结果昨晚上想着这两天相聚一起讨论时,如果有时间看看可不可以现场做个简单的分享,或者直接现场课程演示,想着想着,那天公开课的点点滴滴就都浮现在了脑海里,包括自己上课时的每一个环节,当时PPT放的是哪些图片,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孩子们说的话,都清晰的犹如刚上完课一样,完全不再需要那份教案了,甚至比那份教案更加完善和清晰,因为整个课堂的画面都在脑海里,孩子的、家长的……这真的就像电影镜头,仿佛一个瞬间就回到了那个时刻,而如今的自己在观看着那天课堂发生的一切。
这一刻仿佛福至心灵,我就在思考,上了那么多堂的课,为何独独对这堂公开课这样清晰,有历历在目的感觉。
回想起当时的状况,那天上班一早,校长说晚上要开一堂作文公开课,让我准备准备,当时心里真的是有一万只草泥马在滚动,想着为什么安排事情总是这么突然,让一个刚教呼吸作文没多久,从没有上过公开课的我,在一天的时间里准备公开课?什么状况?
但事情安排下来了,总是要去做的,于是就认真挑选公开课要讲的知识点,时间的把控,要设置什么环节,怎样让孩子和家长都能一起融入课堂,课堂怎样才能生动有趣,怎样引导孩子一步步从说到最后的小篇幅写……思考了很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写了一份详细的教案,仔细到自己要讲的每一句话,可能得到的回复等等……完成后不断的修改,完善措辞,由于完全没有时间实际演练,只能拿着稿子一遍遍的自己熟记,自己想象着上课的场景。
就这样,这堂公开课上得异常的顺利,开头就引起了孩子的兴趣,调动起了家长一起参与课堂的氛围,也让孩和家长子感受到了呼吸作文课堂的有趣和与众不同,并且在引导下,孩子们根据我的一张图片,就发挥出了丰富的想象,在让他们讲出来时,都讲得特别好,家长都觉得很神奇,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因为家长很多都已经不像孩子这样能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
这一堂公开课,后来校长和我说效果很好,有几个家长现场就选择让孩子跟着我学习作文。
这一次的经历下来,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因为即便以前做个小型会议的主持,面对过几十号企业家、家长,也见识过上千人的课程现场……但没有哪次,给的任务是如此短时间的,但还好,算是比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现在回想起来,突然就想到这样相似的感觉,是稻盛和夫《干法》里讲的“向神祈祷”,其实也就是对一件事情真的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全力以赴,如果真的做到了这样,也就会出现人们所说的奇迹。
愿自己对待每一件事都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那生活中也就会充满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