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的《如何快速了解一家公司?》一文的第二部分提到,要想获得更多关于目标公司的信息,“访谈式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访谈式沟通的对象是目标公司的在职或离职员工,或者对该目标企业状况很了解的其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找到合适的访谈人之后,可能有人会问“之前又不认识,别人凭什么要告诉你他了解的信息呢?”
先说说我通常的做法。
第一步,找人。
当我要通过访谈收集某个公司信息时,会先看看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里是否有人在目标公司。如果有,直接询问便可,不是本文重点。
如果没有,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询问是否有朋友认识目标公司的人选。如果还没有,去脉脉、领英上找。根据六度人脉理论,通常可以找到一些目标人选。
如果这些渠道都用过了还没有找到,找你的猎头或HR朋友从他的人才库或者智联招聘上帮你找一个目标公司的人,总是可以的。如果他需要付费下载的话,主动包个小红包。
还有一个职业是人脉王,记者。一定要跟你认识的记着做好朋友!
第二步,访谈。
与陌生人交流,最忌讳的是上来就问东问西。我通常会先自我介绍,说明是从何处拿到对方联系方式的,本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会占用对方多长时间,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提供帮助。
举个栗子,如果我要访谈一位陆金所的员工,我的开场白通常是这样的。
“何先生,您好!很高兴能联系到您,我是莫掌柜,是通过您的高中同学刘XX先生拿到您的联系方式的。我原来在XX行业工作,最近想在考虑转行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因为陆金所在业内名声很响,并且背后有平安集团背书,所以我很想加入。我在朋友圈询问是否有朋友认识陆金所的人,刘XX就把您的电话给我了。他说您是陆金所创业期就进入的老员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非常资深。今天联系您是希望跟您了解一下陆金所的相关信息,您现在时间方便吗?”
好的开头非常重要,一旦对方同意为你提供相关信息,按照事前准备好的问题清单提问就好了。
总结一下此例中使用的小技巧:
1、主动自我介绍非常重要。电话接通的时候对方对你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此时主动自我介绍、说明从何处拿到联系方式、介绍清楚事由非常重要,至少让对方知道不是在接一个骚扰电话;
2、同学关系是“强关系”,通常情况下对方不会生硬拒绝,类似的还有“亲戚”“邻居”“战友”“校友”“前同事”等等;
3、“他说您是陆金所创业期就进入的老员工,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非常资深。”这一句主动提及对方的江湖地位(也许他的同学并没有这么说,也许是夸大其词),捧一捧,容易让对方放下戒心,愿意跟你沟通;
4、询问对方时间是否方便,表明你很懂社交礼仪,因为对方也许在工作或开会不方便长聊,可以再约时间。
除此之外,一定的寒暄技巧可以迅速拉近双方距离。举例,如果我在接通电话之后听出对方有明显的东北口音,我就会说“您是东北人吧!我也是半个东北人,我在长春生活了6年呢!”一句话攀上老乡关系,迅速拉近举例。
有人会说,可是你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又不认识,别人凭什么要告诉你他了解的信息呢?”
此处莫掌柜想把最近经常有人跟我提起的经济学第一定律拿出来:dT>0,这里的 T 代表交易。交易产生财富,有多少交易,产生多少财富。不增加交易,就不增加财富。当然,这个定律放在此处可以称之“乱用”,但可以表达出我的意思:交换产生价值。
表面上看,在此类“访谈”中,被访谈对象是“提供信息”的一方,你是“收获信息”的一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是猎头或HR,你可以向对方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和某些行业的信息和人脉;
如果你是咨询顾问,你可以向对方提供与其他访谈对象交流得到的有效信息,拓宽他的信息边界;
如果你是设计师,也许可以帮他PS一份海报,谁知道呢?总要交流,才能了解到对方可能的需求。
此例中,访谈人是以要跳槽的理由切入,可能在职业领域,无法提供给被访谈人一些有效的信息,但访谈人也向对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东西:“被尊敬、被当做专家”的满足感。
“好为人师”是人的本性。 在做猎头进行行业信息搜集及企业信息搜集时,我曾经与数百人进行过类似的访谈,对方当时可能并不需要我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但是大都非常耐心地向我提供了所需信息,往往跟我在做访谈时把对方放在“老师”的位置有很多关系。
即便你遇到一个真的不愿意告诉你的人,放弃,再找下一个。相信我,不需要找到第10个,你一定可以从陌生人处访谈到你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