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5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第34-40页

用时20分钟(读得比较慢,边读边批注)

今天读了两篇,分别是《读经典常谈》和《国文教学序》

读《经典常谈》:

这是叶老在读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后的一篇文章。几个重要观点摘录如下:

学生必须跟书籍直接打交道,好比朋友似的,必须跟他混在一块儿才可以心心相通,彼此影响。因此,读经典要避免两种情况,是一是摘录记诵干巴巴的知识,二是不经筛选的开列大量书目,而又缺乏阅读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我们的书籍也在不断的更迭。有些书籍由后人的编撰,已经实现了去繁就简,那我们就不需要再去读原文原章;而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他的本身,涵泳得深,体会得切,才有得益,比如《诗经》《史记》。

《国文教学》序

语文学科其实是对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能力的建设,需要使孩子能够写得通,读得懂。

一般认为写比读重,实际我们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却读重过写,原因主要是讲读承担着更丰富的任务教学任务:训练了解的能力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提供写作的范本。

没有经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者是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功夫,是不能够了解文章大意的,至少了解的不够正确。因此在写作上要想有所得,非得慢慢咀嚼不可。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才能有合乎课程标准的效率。

文末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作为结尾:

理想是事实之母,只要不是空想,总该能够一点一滴实现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