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星巴克从不主动点咖啡的我,对那么多人都爱喝而我却不爱喝这一点始终想不明白,所以我打算买来《咖啡瘾史》一探究竟。
封面图
作者是社会人类学者斯图尔德·李·艾伦,研究生时代学的专业就是人类学,所以天然对人类学者的书有好感。
看了图书介绍,这本书中作者会用一场光怪陆离的探险之旅,对800年的咖啡文明史做一次有趣的梳理。
首先,从植物学的角度看,咖啡树是一种很纠结的植物。咖啡因就像一把双刃剑,赶走害虫的同时,也抑制植物生长。它能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这是人类对咖啡产生生理依赖的根源。这也为很多人对喝咖啡上瘾的生理性解释提供了依据,就像抽烟上瘾是一样的。
咖啡之所以能够进入人类社会,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迷信需求,是很好的祭祀工具。人类学的特点就是要将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做客观真实的呈现,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读书就是很好地了解世界的方法,作为祭祀工具的咖啡也许很多人都不了解吧!
其次,从传播原因来看,咖啡之所以能够快速传播,是因为它是很好的休闲替代品。咖啡的整个传播历程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它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导致的必然。
咖啡的早期传播大都源于人类的偶然行为,比如战争,但是这些偶然背后,又存在着一个更强大的必然,因为人类在每个时期的需求是特定的,只要这些需求存在,人类就会一直寻找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东西,并且不断迭代,寻找更安全、更廉价的替代品。
说到底,这都是一种依赖,一种瘾,只不过在不同时期瘾的表现不同罢了。
待我细看之后再来些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