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城区的老宅,那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爷爷和奶奶在老宅里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大半辈子,感情好得令所有人羡慕。但就是这样一对老夫老妻也是免不了因为一些生活的琐事而争吵。每当爷爷和奶奶吵架后,两位如孩童般的老人总会冷战上一小会儿。当落日的余晖透过围墙的花窗在老宅的院子里撒下点点光斑,爷爷总会拿上那个用了许久的大搪瓷杯,颤巍巍地穿过老宅的院子,跨过石台阶,身影慢慢没入那幽静的巷陌。而奶奶就坐在小竹椅上,倚靠着门楼,任由温和的阳光拂过那满是皱纹的脸庞,微风吹乱了奶奶的银发,奶奶却丝毫不在意,目光坚毅而深邃地留在爷爷消失的巷口。这画面安静而美好,美得像一副静物画。
没过多久,爷爷的身影总会再次出现,夕阳将爷爷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爷爷依旧走得颤巍巍,不过这次大搪瓷杯是被爷爷用白毛巾仔细包着捧在胸前,虔诚得就像一个佛教徒。近了近了,爷爷终于走到了奶奶跟前,微微弯下腰,缓缓将大搪瓷杯递到奶奶面前,轻声说道:“这是我给你买的猫仔粥,趁热吃。”而奶奶也会面露笑容地接过大搪瓷杯,两人笑而不语,先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里满是这充满神奇魔力的猫仔粥。
长大后,我读到了诏安猫仔粥的传说,才知道猫仔粥的魔力原来就是爱。
以前,诏安有个陈姓厨师,由于厨艺高超,经常被人请去置办宴席。一次恰逢陈姓厨师的妻子坐月子,他帮人忙活完宴席已经月上柳梢,他担心妻子在家饿了,便就地取材,随手抓些宴席剩下的猪腰、猪肝、虾仁、鱼肉、海蛎等,配上小半碗干饭,猛火烧开水,就这么随意一煮开便要打包回去给妻子吃。可是刚好被东家撞见,陈姓厨师只好急中生智说是给家里猫咪吃的猫仔粥。由于都是新鲜海产荤料,加上抢时间猛火催熟,这样煮出来的猫仔粥十分香甜可口,令陈姓厨师的妻子爱上了这猫仔粥,陈姓厨师也就经常做给妻子吃,没多久街坊邻居也知道了,很快这猫仔粥就传开了,成了诏安的名小吃。
其实猫仔粥的煮法并不繁琐,只需将上好的本地粳米煮成米饭,放凉后细细洗去米浆;接着将新鲜的虾仁、鱿鱼、海蛎、猪肉、猪腰、猪肝、海蛏、花蛤、鲨鱼等等各色海鲜和畜禽肉类准备好,猛火烧开一锅水,将不同的食材依次放入,等水再次沸腾,加入洗去米浆的米饭便可出锅;出锅后滴入几滴葱油撒上少许香菜,一碗鲜香可口的猫仔粥就大功告成。
猫仔粥煮法相对简单,配料也可根据喜欢自由搭配,所以卖猫仔粥的摊子很多,若是喜欢自己动手也不妨可在家亲自操刀。现如今猫仔粥已经融入了诏安人的生活,无论你何时想吃,都可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猫仔粥。那身处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的除了家乡的慈母的呼唤,或许还牵挂着那一碗猫仔粥吧?那辛勤劳作的夜归人,伴着夕阳回家的同时是不是也想着给家里人带回一碗猫仔粥呢?那恩爱的夫妻或是情侣,又有多少是缘起猫仔粥亦或是因猫仔粥而幸福美满……猫仔粥淳朴自然充满人情味,光是老板那一句温暖的乡音,就足以暖人心脾,加上那润物无声的美味猫仔粥,我想,这世上最幸福的也不过如此?
正是猫仔粥饱含着诏安人最质朴的人情味,才使得猫仔粥拥有暖人心脾,抚平伤口的神奇魔力。就如一句英国谚语“好的食物包含着温情与良心”,有温情、有良心,谁不眷恋这一碗猫仔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