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总慢慢悠悠的回荡着一首歌:
同是过路,同做过梦,本应是一对。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要很久后才记起来,那首歌的名字叫做《似是故人来》。
怎么能忘呢?宝黛的初次相见:
“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莫过于此。
白先勇说,“大概没有一本书像《红楼梦》这样,深刻却好看,雅俗共赏。有的书好看,却不深刻;有的书深刻,却不好看。可是《红楼梦》不一样,很俗的东西他也写,写得也好看;很高的东西他也写,儒、佛、道中那些的深刻内容,他也能写得好看。拔得那么高,降得那么低,囊括众生,容纳万物。”
幼时顽劣,喜西游,喜水浒。爱着大圣的奋不顾身,念着燕青的的潇洒恣意。那时能在人前将西游情节娓娓道来,能刻意的去背住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好汉的姓名绰号。独不喜红楼。太矫情,太矫揉,太生涩。
而后高中习红楼,语文老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上那一篇《黛玉进贾府》。那个世界就这样毫无保留的向我敞开,那些黯音晦语,那些伏笔暗线,那些妙笔生花,无不把我带往那个神奇的世界。因缘际会,到得如今,终是有幸拜读。
故事开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便是寓意了此书“真事隐,假语存”。世间事,当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公饱学,词赋信手拈来。一个“护官符”,便是将几大权贵家族道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贾史王薛,用词之精,让人叹服。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便是道出红楼女子二三事: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意为天明月朗,可以理解为晴。彩云是雯的本意,故为雯。 晴雯,几分貌似黛玉,性子也颇似黛玉。虽是丫鬟身却是小姐病。风流灵巧,率真无邪。难以忘记晴雯撕扇,那笑太过明媚,弯弯眼角,明眸皓齿。如水的红楼女儿,在最灿烂的年纪凋零,每思及此,莫不泪流。到头来, 难逢也是晴雯,易散也是晴雯。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才貌皆上品的女子。有才情,有胆识,无奈却是庶出,一身本领无处使。脂砚斋评探春曾语,若是此人不去,诸多子孙不至离散。她感叹自己不是男儿身,渴望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无奈终是难以实现,反而落得个替王妃女儿远嫁和亲的悲惨结局。到头来,骨肉分离千里之遥,诗社欢笑再难相闻。奴去也,莫牵连。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宝钗,任是无情亦动人。不知为何,很多人都喜黛玉娇弱朗直真性情,我却更偏爱宝钗温柔大气,聪慧过人。她是我最欣赏的那种女孩子,眼里长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知世故而不世故。便是黛玉那般爱生疑的性子,也愿在她面前露怯,亲切的唤她一声“宝姐姐”。若是真的让她选,我想她也不见得愿意要宝玉那样的夫婿,能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般豪气干云诗句的女子,她的心上人,岂是一般?然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地下,只叹一句身不由己。宝钗是自我的宝钗,薛宝钗却是薛家的小姐,她有着责任,为了薛家而付出一切。最后,也只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宝黛的爱情,历来为人称道。青梅竹马的爱情,总是让人羡慕,尤其是,这之中又夹杂着知己般的情意,更是让人艳羡。红楼中,最常见的便是黛玉生气,宝玉每每去好言哄着,那般小儿女情态,自然而美好。红楼中,黛玉活的最是通透,因而最是心伤。寄人篱下的身世,造就了她敏感爱哭的性子,其下隐藏的却是她高洁朗直,坚持本真,不容一点杂质的真性情。黛玉葬花,黛玉焚诗,是红楼里除探春远嫁外最让人泪奔的两处。一曲葬花吟,字字带血,句句含泪。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到头来,她的宝哥哥,终是他人夫,何以堪?不如不知,不如归去。
贾府的四朵金花,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便是应了贾府最后的结局,“原应叹息”。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生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故人是谁?”
“姑苏林黛玉。”
红楼梦,一朝入梦,终生难醒,不过,一曲好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