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我满怀期待,来到扁担沟镇扁担沟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从“象牙塔”到基层一线“实战场”,扎根在这样一片热土,感受最深的是“灯塔”指引,无论岗位如何变动,无论角色如何转换,脚步永远向着党和人民的前进方向,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一年时间里,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我觉得只有将多学、多问、多干与“土色”“土味”“土方”紧密融合,基层工作才能更接地气,人间烟火气才能在百家情、群众心中氤氲盛开。
青年是基层干事创业的形象窗口,群众感受最直观、最贴切,“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怎样树立这个形象”,这两个课题是初入基层的我树立群众形象和扎实基层工作的“必修课”。党建宣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防汛抗旱,每一个岗位都是向群众汇报一次工作,都是锤炼党性和作风的“练兵场”,站在泥土最芬芳的田间地头,融情、融心、融爱,群众工作才能做进心坎,多讲“掏心窝”的话,多做“酸甜苦辣”事,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基层事务繁重,环境情况复杂,摸透村情民情,不仅要将学懂弄通深植在理论,更要扎进泥土接受实践检验。政策宣传、帮办代办、村情调研,每一次进村入户,每一次田间地头,都是拜群众为师、上好一线实践课程的最佳学习机会。学会用“土话”通俗讲出思想“大道理”,学会用真话“套”出群众真心话,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越接地气工作也就越顺畅。陌生的环境更敦促我将根扎下去,要稳稳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牢牢树立“群众关心什么我就学什么,群众愁盼什么我就做什么”的群众观念,念兹在兹、心有所向。
基层是厚植人民情怀的肥沃土壤,贴近群众就贴近了时代的脉搏,用心感应、同频共振,才能牢牢践行宗旨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群众工作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细心、耐心、用心,遇到问题躬身入局,群策群智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代代长征路,殊途而同归。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会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组织要求为方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将青春奋斗投身火热基层实践,贡献好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