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现在是很多上班族面临的问题,明知道到熬夜对身体不好,却还是忍不住要多看一会手机,刷一会儿视频,刷着刷着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然后第二天早上起不来,白天精神状态又不好,浑浑噩噩过完一天。到了晚上自己感觉今天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又开始不舍得不甘心好不容易的自由时间,不能就这样睡过去,一定要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导致身体状态也会越来越差。
这个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下边这些:
1、拖延又不甘的心理:白天的工作琐事已经很疲惫,压力很大了,一整天的思维、行动、言语都是再被规则压力推着向前,消耗了自己很大的能量。到了晚上感觉白天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因为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做的,晚上拼命的想为自己做点什么但又发现这么晚了,不愿意行动起来,不知不觉纠结逃避到深夜。
2、自我补偿心理:应对白天的工作,导致自己耗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忽视了自己本身内心的需求,到了晚上终于有了点自己的时间想着一定要补偿放松一下,于是就开始刷视频、看小说,不知不觉又到了深夜。
3、完美主义心理:给自己定了太多或者过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心里边一直弥漫着对自己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负罪感、焦虑感,为了逃避这种情绪,非常容易陷入短视频的漩涡。
熬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熬夜,也只有理解自己为什么熬夜,才会在行动上做到不熬夜。
怎么可以做到少熬夜,早睡早起的良性循环,有下面几条见解:
行动建议1:每天下班前10分钟,整理自己今天任务进展清单,包括领导安排的任务,还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自己一天的工作画上一个句号,回到家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行动建议2:培养自己对于时间的敏感度。每天养成在固定时间做固定任务的习惯,这样可以让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在大脑中清晰化,不至于一天结束却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在最开始时间选择一两个固定事项就可以。
行动建议3:目标激励,每周给自己设立一项相对大的任务,需要一到两天工作之余时间才能完成的那种,比方说书写一篇高质量的学习总结报告。不要限定自己的完成时间,你可以每天构思输出一部分内容,当然最好的情况下是在周一到周五的下班空余时间完成,拖到了周末好像不再会起到显著的效果。
行动建议4:如果想学习提升自己,那么就选择一门比较轻松的课程,不限制自己完成和开始的时间,在每一天想做什么却很纠结的时候,可以翻出来学习几分钟,先行动起来,再看需不需要调整。
行动建议5:培养一到两个兴趣爱好,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就单纯的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可以是唱歌、练字、绘画等等。
行动建议6:工作中的时间想办法创造价值,因为价值会带来自己的成就感。如果你没有办法找到工作的意义,那么建议从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开始,因为工作可以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领导的任务,还可以是自身价值展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