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牛蛙之殇--上海68岁退休老教授6000字长文批残酷幼升小,字字扎心》文章在网上刷屏,尤其是在家长的朋友圈中刷屏。该文章直指“幼升小”的残酷竞争。文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和孙子三年的幼升小之战,三岁时,孩子的妈妈和爷爷,就制定考取“上海四大名小”的计划,如何辛苦地上辅导班,又如何遇到各种刁钻古怪的面试。最后,他们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可怜的孩子也因压力过大患上了抽动症。
看了这篇文章,再联想到周围一些同事。为了小孩子的幼升小,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为之奋战。把孩子的童年生活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为了孩子能够享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花重金买学区房。还有……很多很多。自己不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忧虑。
再看看身边两周岁的女儿,自由自在的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真不知道,幼儿园毕业,面临“幼升小”,她还会像现在这般快乐吗?作为家长,自己还会像当初那般淡定吗?其实,每一个家长,真的要好好地回答反思下面一个问题。
让孩子成为考试的牛蛙,还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青蛙?
可怜天下父母心,谁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成才成人。面对“幼升小”的牛蛙之战,谁都想自己的孩子都能够顺利的考入“名校(名小)”。在这样一个功利性指挥棒下面,孩子慢慢地成为了家长的提线木偶。每天忙着各种各样的作业,每周塞满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全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升小的牛蛙之战中脱颖而出。孩子美好的童年被裹挟在功利的牛蛙之战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扭曲的“幼升小”牛蛙之战?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抑或是社会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就像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淘汰赛。在这场淘汰赛中,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教育部门不断的出各类减负政策。而中国的家长却不断的给孩子加负。可以这么说,疯狂的家长,口是心非的家长,扭曲并造成了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
这就像《牛蛙之殇》文章中爷爷所说:我知道这样会让他丧失可爱,但我宁愿他失去可爱,变得可憎,但也不能让他长大后变得“可贱”。家长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能有一个好的地位。这固然没错,但是少了一个前提,这些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让孩子成为考试的牛蛙,还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青蛙。从家长的角度,可能会选择前者。但是从孩子的角度,可能更多的会选择后者。这就像《牛蛙之殇》文章中的孩子,宁愿假装生病,能够快乐地玩一天,而不愿去上各类痛苦的辅导班。
孩子的童年之所以可贵,并非在这个时间学会最好的东西,而是让最好的东西能延长时间。家长的职责理应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这就像文章中的爷爷最后道出的真谛:
一个家庭传承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所谓家学,就是让下一代,比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自己。
反观自己,作为一位两周岁孩子的父亲。我一直坚信一个教育理念: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自由的孩子最快乐!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系列书籍的核心教育理念。我很赞同,也一直在践行,这一个核心思想。或许,自己将来面对孩子“幼升小”的残酷竞争,可能也会被同化,可能也会被妥协。但是,我不会完全放弃我的教育理念。
可能,自己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方式:让孩子选择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培训班。周末的时光,一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营造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最后,再反思这个问题:让孩子成为考试的牛蛙,还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青蛙?作为家长的我,不会主动的去选择。而是,遵循孩子的天性,把这个选择应该交给孩子,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但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