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洞察力的人的特点:
善于把自己的优点放大表现出来。
双目有神,言谈精炼,往往能一语道破。
交际面广。
通俗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就这层意义而言,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 最简单就是做到察言,观色。
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掺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真正的高手,都是洞察力极强的人!
《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想要练就洞察力,不仅要对过往的经历和思考的点滴进行抽丝剥茧的提炼和总结,还要将新的理论应用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并让它经受检验。
无论在任何领域,形成认知的过程几乎都逃不出“归纳+总结”的套路:
归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得出结论;
演绎:从结论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预测,通过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一个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归纳和演绎”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洞察本质,不断成长。
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质的人,能够抢得先机。在别人还在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便成为了真正高手。
看完洞察力这本书,很多值得思考的点,一位妈妈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需要先解决经济问题,她看到了窗外的垃圾,主动要求帮邻居清理垃圾,只收取极少的费用,渐渐她成立垃圾清运公司,帮助孩子获得很好的教育,也让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
她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机遇。于是她成为这个行业里的开创者。和开创手机即了解世界的乔布斯一样。需要的即是洞察力。
还有一个故事,每天有非常多的人去找金点子公司的老板寻求机会,几乎来找他面谈的人,大多差点被地毯绊倒,他说却没有一个人能发现并生产出不绊倒人的地毯这样的机会。
机会无处不在,你发现了吗?
看看我们身边还会有怎样的机会?会帮助自己训练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