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想着我的18岁,可我的高考转眼过去快20年了!
那些校园读书的时光,我只是眨了下眼,却已在万里之外。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只是昨天与现在,像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看得见,握不着。任凭我如何努力想抓住,永远也得不到昨天的欢心了,它再也不会回到我掌心里,只能独自回味它的气息。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每晚我们女生宿舍的卧谈会,以及高考前的剑拔弩张,都无比清晰的呈现在我的记忆里。
临近高考的日子,心里充满忐忑,也有期许。忐忑会是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英语的听力考试心中没底,数理化会不会特别难。期许不过是渴望紧张过后有一场身心的放松。
高考前一天,我们早早来到县城,提前熟悉考点。这是一场几十万人的战役,为此,我们准备了三年。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没有人仰马翻的惨烈,却注定成为人生的分水岭。那天的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晚饭后,一群女同学聚在房间叽叽喳喳讨论了半天,有说害怕的,有说安慰和鼓励的,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大家各自散去,养精蓄锐,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七月七日。
那天夜里,我却睡不着,大脑异常兴奋,黑暗中我不停地告诉自己赶快睡,好不容易才睡着一会儿,迷迷糊糊中,我被蚊子咬醒了,它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时不时又在我手上骚扰,打开灯,它飞得不见了踪影。躺下,它再次来袭击,我被折磨得够呛,听着身边同学均匀的呼吸声,她睡得格外香甜,这真令人欲哭无泪。我只好用被子蒙住头,半睡半醒度过了难熬的一夜。
第二天,我自然精神憔悴,好在语文是我的强项,还算顺利的考完了上午的考试。七月的阳光毒辣透了,天气无比炎热,接下来的考试,我头昏脑涨,挥汗如雨中,不会的题目根据感觉胡乱填了一通答案。每一场考试结束,看到那些等候在考场外的家长,我的心里空空的,不用等公布分数,我知道我的高考考砸了。
在父母的劝说下,我到市一中复读。那一年里,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出好分数。读了三年的理科,这次改成了文科,那些历史政治知识,别的同学已熟悉了三年,我要用一年的时间疯赶。在陌生的环境里,我没有朋友,所有的人都背负着重任与希望,谁都不敢松懈。那一年,我的心理压力巨大,晚上常常失眠,神经有些衰弱。我又经历了第二次高考,父亲也来陪我考试,这一年,高考改革,根据答案估分先填志愿,分数出来,比我自己估算的少两分,我却不愿意去读专科学校。父母希望我再复读一年,我说什么也不肯,就这样中断了念大学的机会。那时的我,无法体会放弃对我意味着什么。
每次经过市一中时,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丝毫没有它是我母校的感觉。我在脑海里竭力搜寻那一年的记忆,结果是空白的。有位好朋友惊叹我记忆力惊人,多年前的很多趣事我还记得,我却真的想不起来有关一中的一丝半缕。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沉重多于美好吧。
现在我偶尔会想,如果当年我再坚持一会,结果会怎么样,只是人生没有如果。今时今日,我才明白自己多么糊涂。人,应该尽可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往小了说,圈子不一样,往大了说,见的世面不一样。当我感觉自己活得很辛苦时,这种感受更加强烈。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看到《动物世界》里的角马大迁徙,队伍浩荡,何其壮观,那些幼弱病残的角马逐渐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成为狼群追逐的目标。过河时,身姿最矫健,体力最充沛的角马躲过了鳄鱼凶残锋利的牙齿,到达了安全的岸上,进而顺利抵达迁移地。那一瞬间,我想到人的一生,和角马的迁移之途多么相似,你想成为佼佼者,就必须跨越重重关隘,同时你就需要多么拼命奔跑,任疾风骤雨也不能停歇,否则就会成为被吞噬的猎物。
这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食物链规则,永远如此。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关卡,是国内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想改变命运,高考仍然是最佳途径。只有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交最优秀的朋友,最后才有可能与种种美好幸福相守,站立于云端之上,欣赏各种不同的美妙风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声音,不读书,或少读书,也可以过得很好,是的,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在今天,出外打工只要勤奋吃苦,温饱不成问题,还能存上一笔养老钱,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头脑灵活的,赚个盆满钵满也大有人在,我觉得这是一种短视。英国凯特王妃的母亲,空姐出身,和一般家庭相比,已经是家境优渥,后转战商场拼搏,只为把两个女儿送进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结识精英,成为真正的贵族。现在她的女儿,一个是自身不凡的王妃,一个是顶级富豪精英,这就是教育带给她的回报。
有时候,人一说话,谈吐,眉眼,胸襟,境界,就分出了高低,这些区别来自于教育。
愿孩子们好好备战高考,多年以后,喝着最浓烈的酒,品着最香醇的茶,想起这冲锋陷阵的日子,不觉得辜负过自己的青春,也能愉快的对自己说一声:我终于成为了我想成为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