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河爱流云
(四十六)舌战(一)
或许是进入了休息的客房,离开了刚才剑拔弩张的院子,五感超人的懋修,立时感受到刚才全神戒备的郑天浩、范磊二人也放松了下来,脸上神色虽然不见变化,但双肩不再用力,呼吸不再恒定,皆随意了许多,只有那个叫阿岩的蒙面黑衣女子,仍然有些怒气未消,尤其是见到自己跟进来,更是不忿。
范磊也不请郑天浩落座,冷冷的说:“有什么事,现在就说吧。”
郑天浩不以为意,自顾自的找了个座位坐下,示意懋修坐在他旁边,懋修连说不用,只是站在了郑天浩的旁边。
范磊原以为郑天浩会带着崔景贤进来,毕竟上阵父子兵,此次郑天浩不请自来,肯定是有机要之事的,谁知一块进来的,却是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陌生书生,崔景贤倒是留在了外面,心中更是好奇,他本是藏不住心事的人,就问道:“郑大当家,这位小哥是什么人?面生的很。”
不等郑天浩言说,懋修忙对范磊行礼:“小生云修,见过范左使,蒙大当家垂怜,现下在大当家手下讨了个差事,混口饭吃。”
“原来是个混吃混喝的,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人物呢!”也不知怎么的,这个阿岩总是看不顺眼懋修,逮着机会就对他冷嘲热讽,让范磊颇为惊讶,阿岩平时可不这样啊,教中都有人叫她冰雪圣女呢。
懋修却也不恼,反倒对其抱拳道:“姑娘高见,小生不才,只是一落魄文人,若非大当家高义,怜我文弱,给了我这个机会,我还不知自己现下在哪里讨生活呢。”
郑天浩看着懋修信口开河,不觉有些好笑,这个懋修,现在才让他觉得是个年轻人了,心情竟不由得轻快起来。
范磊当然不信懋修的话,只看他穿着打扮非富即贵,先前刀剑当前却面不改色,怎会是个落魄文人,只是现在可不是探查其身份的时候,便直视着郑天浩,等他说明来意。
郑天浩知正事要紧,也清楚懋修插科打诨,只是为了让双方的气氛不致如此紧张,现下正好,便脸色一正道:“范左使,现在我还是明教的大护法吧?”
“郑大当家,现在想起自己是明教的大护法了,你不是一直不屑于此吗?怎么一场刺杀,就让漕帮大当家害怕了!”范磊语带嘲讽,但心下却极希望郑天浩能就此回归明教,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其微小,但他最忠于明教,自然希望明教越来越好。
“不管我承不承认,都无法改变我与师尊的关系,既然师尊将大护法的法印交付于我,我虽不愿,却也不曾做出损害明教的事,反倒是明教多次派人挑衅,不知范左使可承认?”
范磊不答,只是冷哼一声。
“那好,今天我就以明教大护法的身份,和范左使谈一谈教务。想我明教,当年率领中原群雄,驱逐鞑虏,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让我汉家男儿活得自在!”范磊义正词严的说道。
“不错,可你再看看现下的明教,可还有这般为国为民的心志?”
范磊张嘴就要反驳,却说不出话来。是啊,如今的明教,早不复当年的气象了,多少人蝇营狗苟,只为了一点权力富贵,早忘了先辈创教的初衷了,可让他当着郑天浩的面承认这点,打死他也不愿意。
那阿岩姑娘见范磊语塞,便气冲冲的说:“还不是朱元璋那老王八害的,如果不是他,我明教早已问鼎天下,必然将这天下治理得国泰民安。”
“姑娘所言小生倒不赞同。”懋修适时出言说道,毕竟有些话他说的,郑天浩说不得。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阿岩怒斥道。
范磊倒想听听这个让他看不透的年轻人有何惊人之言,便道:“阿岩,让他说,听他能说出个什么道道来。”
阿岩跺跺脚,无奈不语。
懋修知道能否让范磊认同他们的想法,关键便在于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得此良机,自然要抓住。
他稳了稳心神,缓缓说道:“太祖的做法确实违背道义,小生也不敢苟同。但回过头想想,若明教真得了天下,真能如阿岩姑娘所言,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吗?小生认为不一定,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放下刀剑,明教之中有多少人懂得国家赋税如何厘定征收?朝堂官员怎样选拔任用?政府职能如何才能合理分配?科举选士,南人北人的名额如何确定?还有国家兵力该采用何种方式等等这些问题。我想明教的好汉们,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做这些事恐怕就力不从心了吧。”
阿岩听得云山雾罩,想要反驳,却连问题都没听懂,又怎知如何作答,只能冷哼一声。
范磊虽不是郑天浩这样的饱学之士,但也粗通文墨,故而心知张懋修所言,正中明教软肋。确实,明教之中大多为江湖人,往往目不识丁,又如何懂得修齐治平,所以此时只能无言以对。
而郑天浩对张懋修的敬佩之心又多了几分。
懋修如此说本也不是要范磊难看,而是要引起他的思考,所以接着说道:“当然,术业有专攻,想要明教英雄们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非智者所为。可是据我所知,目前的明教,拘于黔西的穷山僻壤之间,这虽是朝廷历年打压所致,但细细思量,这与明教之人失了当年的奋进之心,反倒争权夺利,有无关系?”
范磊欲言又止,他不是睁眼说瞎话之人,何况对教中一些人的做法,他本就心有不满,可教主尚且无力改变这一多年积弊,自己又有何法?
对于这次教主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派人刺杀郑天浩一事,他曾竭力阻止,可从不拉帮结派的他在教中空有光明左使的高位,却无相应的重权,孤掌难鸣,人微言轻,更是被人激了一下,在愤怒之下,接了这个差事。教主虽不愿让他前来,以免损了这个对自己忠心不二的下属,可木已成舟,只能同意,最后能做的便是派自己的徒弟教宗圣女一同前往,以策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