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技术发达了,人们加班也更多了

      过度劳累已经成为蔓延全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媒体上越来越多的过劳死、抑郁症和神经失调案例。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指出,近年来,白领职场逐渐沦为了“血汗工厂”,人们没有因为经济发展和技术发达而变得更轻松,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公众号介绍了这本新书。

      2002年1月,《牛津英语词典》在线版增加了一万多个新词,其中之一就是来自日语的karoshi(过劳死)。森冈孝二表示,如果人们工作只是单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其实不需要工作很长时间。在原始时期,人类并非把所有的活动时间都用在狩猎和采集食物上。靠狩猎为生的人们通常劳动一两天,然后休息一两天。澳大利亚原住民一天劳动四五个小时,刚果的原住民一周只劳动一天半到两天。中世纪英国农民每年的节庆日占一年的近三分之一时间。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果工资率足够高,员工可以减少工作时间,享受更多的闲暇。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在日本,干部比一般员工的工作时间多100个小时。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的工作时间更长。这种现象背后的部分原因是消费方面的攀比心理。

      在如今的消费主义时代,人们永远觉得收入不够花。森冈孝二说:“人们消费越多就越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贫穷。因为随着消费的增多,欲望也在膨胀,想要的东西越来越高级。对于低收入群体,如果经常买不起想要的东西,就会产生无能、无奈、失落和绝望的感觉。”

      由于工资不是根据劳动时间,而是根据劳动成果来计算,再加上移动办公日益普及,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理论上技术进步应该减轻人们的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间,然而,现实中技术却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2002年的一篇报道显示,普通员工平均每天收到61.5封电子邮件,每天要用4.2小时处理邮件。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大概为6.8小时。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据推算有700万美国人即使不坐班也要定期查看跟工作有关的电子邮件。

      有人可能会说,工作除了带来收入,还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森冈孝二指出:“那种经常工作到深夜、干起活来不要命的工作狂是存在于职场上的。但是这些人之所以能够玩命地工作,也是因为雇主欢迎或者允许他们这样做。如果办公室19点锁门,员工就不能再加班了。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只能把工作带回家做,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工作就会越积越多。”

      为了避免“过劳”,森冈孝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鼓励人们要意识到“自由时间比收入更重要、实现自我价值比出人头地更重要;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在工作之外寻找生存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烂开始,目标分解。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跑步。养成跑步的习惯,要学会目标分解。 2.无论你有什么借口忘记他坚持下去...
    A苏宁易购_叶逢春阅读 71评论 0 0
  • 互联网公司一直是我所向往的职业发展方向,最近几年互联网企业风起云涌,好的公司也都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我们通常认为...
    蓝色孤枫阅读 180评论 0 0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8:20a.m. 就寝:00:00a.m. 天气:雨天台风 心情:平静 纪念日:晨间日记第八...
    白骨精精阅读 114评论 0 0
  • 岁月如饼,人人都有,一年一个。一年如饼,任你宰割,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你不但可以按一年四季分为四瓣,也可...
    杨无涯阅读 2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