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的《红与黑》以及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久负盛名,而说起巴尔扎克,人们更熟知的是《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我之所以选择《交际花盛衰记》一是因为企鹅经典第四辑推荐了它,二是因为感觉这本小说爱情的比重似乎略多一些,符合我写读后感的初衷。
“司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福楼拜完美。”这是翻译家李健吾老师对三者的评价,他们都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而且风格各异。
司汤达的深刻在于他有别其他文坛前辈,在《红与黑》中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大量细腻而准确的描绘,男主人公于连索雷尔,女一号瑞那夫人和女二号玛娣儿特,他们心理活动的变化反应了各自情感的变化,从而强烈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然而人物在实施具体的行动之前,充斥着大量的复杂而又反复的心理活动,尽管非常真实,却导致剧情铺展的略慢,阅读起来让人感到一丝焦躁,这种焦躁感却又督促着你赶紧往下看。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故事线清晰明了,小说上卷的剧情从帅气的木匠儿子于连到维璃叶市长瑞那家做家庭教师开始,期间他和瑞那夫人发生了感情,几番波折后做了瑞那夫人的情夫,在奸情即将被人发觉后,于连跑去贝藏松的神学院做了小神甫。下卷的故事则是于连离开神学院投入拉穆尔侯爵府和侯爵千金玛娣儿特发生了情感。故事的末尾于连因为瑞那夫人的检举信,发疯似的冲回维璃叶开枪打伤了瑞那夫人,于连被关在贝藏松的监狱,受审行刑。人物在相应的故事发生地点,有序的登场和落幕,似是一场精巧的话剧,配角团们有条不紊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返场,把剧情推向高潮。然而这种设计似乎又平添了一些割裂感。当故事进行到于连被关押在塔楼之中,瑞那夫人来看望于连时,于连是这么说的,“要知道,我永远爱你,我只爱你一个”。看到这里我是愕然的,毕竟自从于连投入侯爵府门下做一个秘书开始,他就没怎么表达过这份爱意,这会他死到临头了,又觉得永远爱她了,令人费解。在这个场景里,于连还说了一句更令人震惊的话,我会留到下个篇章再说。总之在小说末尾,三个主要人物同时登场的情况下,由于瑞那夫人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上卷,所以于连对瑞那夫人那种爱,无法让人信服,也许是为了让瑞那夫人愿意照顾他的遗腹子,所说的托辞。
司汤达的深刻不仅仅在于对心理活动细腻的描绘,还体现在对于连结局的安排。虽说于连预谋杀死瑞那夫人,毕竟她没有死,并且于连还得到了她的原谅,又有侯爵千金玛娣儿特在幕后游说陪审官,他罪不至死。但是作为一个拿破仑狂热分子,在那个君主复辟的年代,还有什么比死更恰当的结局吗?同时那个特立独行,任性叛逆,勇敢冒险的侯爵千金玛娣儿特,她未婚先孕、继而又委身下嫁,不正是对那些高贵的保王党们最大的讽刺吗?
巴尔扎克的伟大在于他笔耕不辍写了91部小说,这些相互独立实际上又有联系的小说汇成了描绘巴黎社会百态的《人间喜剧》这一部煌煌巨作。比如《交际花盛衰记》其实也是《幻灭》的续篇,吕西安作为《幻灭》的男主角登场,最终在《交际花盛衰记》中落幕。通过这两本小说,巴尔扎克描写了一个优秀青年如何迷失在巴黎的灯红酒绿之中,最终在通往贵族的阶梯上跌落悬崖。如果说著作等身是对作者卓越成就的评价,无疑巴尔扎克是小说家中的巨人。恩格斯称赞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
《交际花盛衰记》分为四章节,每一章节由二十到五十个小节构成,共一百五十三小节,而每一个小节就是一个场景或者一段情节。故事讲述的是法国青年吕西安爱上了交际花埃斯黛,而吕西安的庇护者卡洛斯神甫则利用埃斯黛来骗取一百万法郎,并想以此作为吕西安爬上贵族阶层的垫脚石,结果埃斯黛和吕西安双双自杀,卡洛斯神甫为了活命和警方交易,以三大家族的名声为筹码,使自己成了一名警务长。《交际花盛衰记》的情节安排的极其紧凑,贼与警的交锋冲突加上剧情的反转,让人欲罢不能。
但是巴尔扎克会为了介绍某些当时巴黎社会的背景知识在故事情节中特意插入一小节来做介绍。比如:第三章第十一节“向没有预审法官的国家介绍预审法官”。这种单纯的背景介绍很容易把本来沉醉于小说情节的读者从中剥离出来,而使读者失去了沉浸感。另外小说中的人物常常会在其他作品中反复出现,造成了只看这本小说就无法完全清楚的了解人物之间的前因后果,对某些情节的理解造成了困扰。同时出场的人物相对较多,要清晰地记住这么多的人物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此外钮沁根男爵带口音的法语确实在第二章带来了一些阅读的障碍,而且这种障碍并不值得,这种荷兰口音的法语对情节的推动并没有什么作用。尽管有这些小瑕疵,并不妨碍读者对小说的理解,所以我依然认为小说是极其精彩的,巴尔扎克依然是伟大的。
福楼拜的完美则体现在他对每一个句子的精雕细琢。写作的时候,福楼拜先是粗略勾勒出想说的话,然后对所写的文字进行加工,不断地阐释、缩减、重写,直至达到预想的效果。在此之后,他会跑到自家的阳台上,高声喊出刚刚写出的文字,假如不够悦耳的话,他就确信其中必有问题。如若这样,他会取回稿子再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曾在信中写道“整个周一周二下来,只写了区区两行。”这并不是说他两天只写出两行字,其实他很可能写了十几页;而是说经过一番苦干之后,他所写的只有两行能令自己满意。而他的母亲也说,对完美词语的追求彻底榨干了福楼拜。所以福楼拜整整花了4年多的时间才写出《包法利夫人》这部并不算厚的小说(相较于《交际花盛衰记》)。
《包法利夫人》分为三部,第一部比较简短从包法利先生的学生时代开始到包法利先生与乡村姑娘爱玛结婚,然后离开小镇托斯特去往永镇。第二部围绕爱玛和罗多尔夫的情感纠葛展开。第三部则是以爱玛和莱昂旧情复燃开始,爱玛自杀和包法利先生随后哀伤去世为结尾。小说的核心就是包法利夫人爱玛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并为之燃烧殆尽。小说以包法利先生开头,以包法利先生结尾。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被刻意的套在包法利先生的故事中,不得不说这是极其精巧的安排,似是从包法利先生的视角看了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故事“包法利夫人”。关于结尾,有人会无法理解包法利先生为什么会哀伤过度去世,一般来说为了自己的可爱女儿,包法利先生应该重新振作起来,排除万难也要把女儿抚养成人。但是这样一来包法利夫人的自杀似乎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也许是为了凸显包法利夫人的不幸,以及给她的家庭带来的灾难,特别是她无辜女儿的厄运,所以包法利先生在见证了罗多尔夫和莱昂的无情之后必须死去。不仅如此,老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先生的母亲)也必须死,最后幼小的包法利小姐被从未登场的姨妈收养,而这个姨妈却由于经济拮据把她送去了一家棉纺厂。
除了精练的语言,作者还善于运用隐喻来表达人物的性欲望。当爱玛和莱昂在鲁昂时,福楼拜是这样描写他们幽会的房间的:“幔杆顶端成了箭状,阳光一射进来,圆铜的花饰和柴架硕大的圆球顿时熠熠生辉。壁炉架上,枝型大烛台中间有两只粉红色的大海螺,拿起来贴近耳朵,能听见大海的涛声。”他用“箭状”“圆球”“海螺”隐晦地表达了他们的欲望。总之整部小说节奏适中,语言精练,人物鲜活,使人阅读起来称心如意。至少在我看来,我挑不出一点瑕疵,完美!
横看这三部小说,你怎么看待?
自“野草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