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到一部电影会像《父后七日》那样表达亲人的逝去,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悲恸欲绝,只有几分淡淡的悲伤,几分豁达,甚至几分喜悦,像是影片里所说的葬仪综艺秀。
贯穿影片始终的基本是阿梅大志父亲葬礼的全过程,其中极尽繁琐之能事。送父回家,烧脚尾钱,亲友吊唁,师公诵经,孝女哭丧,指板迎棺,入殓送葬,立委致词,家祭公祭,扶棺护柩;冰库棺材,孝服草鞋,花圈花篮,纸钱纸房,罐头双塔。起初感觉沉闷,中间开始莞尔,最后那些繁文缛节、例行程序都变成对逝者最后的尊重。阿义、阿琴对于葬仪综艺事业的赤诚和投入,不免让我想起隔海相望的入殓师小林大悟,尽管对生老病死已经习以为常,但仍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感悟,有情有义,努力让逝者走好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拢总好身躯,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像少年时欲去打拼,或者圆满地进入下一场轮回。
影片的感情线则围绕着阿梅展开。背井离乡求学工作多年之后,阿梅已然长成一个聪慧乐观的都市女性。尽管经历了这段沉重繁复的父殇经历,却没有真正地记住这一事实,生活依旧如前轻盈。直到一个稀疏平常的生活场景,触及到记忆的某个角落,多年来积淀的情感忽然排山倒海而来,让她顿时没了招架的能耐。半秒钟的念头,让她哭足一个半小时,直到脑海中父亲的声音教她收拾情绪、降落凡尘。想来亲情的初衷,绝非教人受限教人压抑教人沉重;亲情,给人欢笑给人支撑给人希望;但同时,也给人牵挂给人怀念给人担当。所以,亲情就是一段浓浓的幸福与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