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蔡格尼克效应
一个侍应生可以清楚的记得当时服务时端给客人的所有菜,但是当服务完成后再次询问他时,他可能全都忘记了。
心理学家蔡格里克研究了这样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和那位侍应生一样,都很少忘记自己脑子里没有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像没有拿到糖果的孩子,一直纠缠着我们。过多、过高的预期会压死我们的大脑。这个效应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二、策略:定一个明确清晰、大脑能演练的计划
在我们定计划的过程中,大脑至少完成了四步:1.预演未来 2.释放焦虑 3.提高信心4.扩大了掌控范围
三、步骤:
1.先定个不靠谱的计划
遇到任何让你焦虑的事情,尽可能多、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列出一个最低线目标,并写下尽可能详细的步骤。简单来说,你可以制定一个“最糟糕结果的行动计划”——恐慌计划。
写的时候,可以不用管这个步骤靠不靠谱,步骤前后顺序是不是对,也不要内心评价。先让自己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
我说尽可能详细,一定需要把这样的任务细分细分,分解成20-30个步骤,形成个大列表。相信我,写得越多,你肯定越宁静。越宁静,才越有可能思考真正靠谱的计划,你会发现在你这个最糟糕计划上,慢慢迭代出真正靠谱的计划。
好啦,所以定计划没有用的第一个理由,往往就是, 你的恐慌计划定得不够详细,没有详细到大脑愿意把焦虑排空清除。
2. 定计划时,把你的投入和时间乘以150%
定计划的时候,大脑在预演未来。不过大脑在预算时,往往比真实情况轻松很多。
所以,记得150定律——把你的投入和时间乘以150%,合作项目甚至可以乘以200%,是一个更加接近真相的数字。
3. 目标有压力,下一步行动要无压力
定计划的障碍,有时候就是定计划本身。因为计划缓释了焦虑,而没焦虑你就不行动啦。
所以,计划要高,第一步要小。每次计划、或者开会决议以后,一定要有一个有压力的目标,以及一个无压力的“下一步行动”,让这个压力从行动释放出去,才有可能引发更多的行动。
顺便说一个功能——定计划,也可以做心理治疗
那些没法告别的过去,也可以通过定计划实现。在完形心理学中认为,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未完成事件”,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办法了结,会持续盘旋在我们心里,寻找好的方式“完结”。定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四、思考
看完文章,来想想:你的计划执行不下去,一直拖延主要是因为什么?下一步你会为了落地计划,做点什么?留言告诉我们,也可以说点你自己的推进计划的招数。
我的计划执行不下去,主要是因为时间和项目不管理计算不够。
我最近一直在备考学习,想提高分数,加大了练题量,然后所需花的时间会很多,大概算了一下,需要至少六七个小时。但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比如做少量的家务,照顾小孩还有上班,自认我还是比较专注的,然后时间抓得很紧,但是一天下来总觉得精疲力竭,有时遇到一些事情占用了时间的话,就容易懈怠完不成自己所定下的任务。有时完成任务是强迫着自己做的,所以偶尔思想懈怠时就容易松懈下来。
我觉得最大的障碍就是说服自己,找到方法,怎么样既能保证学习任务,提高正确的答题率,又能保证时间和精力的平衡,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平衡,这个对我来说,目前还有些难度,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还有自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