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多数人不知道,会见瑶池王母的周穆王陵就在恭张村南边
作者:高原追风
“风流穆天子,巡游至八荒。西临瑶池境,王母同举觞。竹书载旧事,赛湖证往常。长里周王陵,庚子焕彩光。”这首《长里公园穆王陵》是我2020年3月春日晴好时寻访到周穆王陵时即兴而作。
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了,除了夯土台上的树长高了些,周围的垃圾多了些,以及不远处自己闯进来做背景的新楼盘外,似乎什么都没变---四年前还看到工地门口的告示,这里要以周穆王陵、造字台为主要景点,开辟城市绿地公园。是按了暂停键?
周穆王,在大多人的心中是个风流天子---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呢。真正的周穆王是怎么样的君王呢?
周穆王(?—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周穆王在位约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他两伐犬戎,西征昆仑,东攻徐国,极有作为。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
西晋初年(公元218年),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人盗掘了一座战国时魏王的陵墓,盗墓贼不学无术,浑然不知道竹片上的文字,只是拿了值钱的宝物逃之夭夭,官府得竹简古书数十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分为六卷,记述了周穆王姬满游历天下之事。前四卷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行程三万五千里,会见西王母之事。第五卷,则叙述周穆王两次向东的旅游经历,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的事迹。第六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
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开始了以开拓北方和西方为目的的西巡。故事说穆王亲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以柏天为先导,造父为御者,边打猎边游览,一路西行,先到达今天的内蒙古,再折向新疆,来到昆仑山北麓,进入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王国——史书所载“西王母(母系社会中,王母实为部族之首领)”的领地。在这里,他受到西王母的盛情款待。
席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西王母唱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唱歌附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作歌“祝君长寿,愿君再来”,表达了她对穆王的依恋之情。双方宴饮唱和,以致“乐而忘归”。
返回时,又接受了西王母送给他的八车宝石。此外,穆王沿途在几个大规模采玉、琢玉部落亦作停留,当地部落出于敬重,也纷纷拿出最好的玉石敬献周穆王,此行可谓满载而归。穆王一行向北两千里到达西北大旷原,捕猎珍禽异兽,取道伊犁河经天山北路东归。
周穆王的西行之旅无疑都是中华民族向西探索世界的一场旷世之举。而在这场“一带一路”探索中,最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周穆王和西王母相会的故事了。
这座位于恭张村南、比亚迪东的传说是周穆王陵的夯土台封土南、东、北三面破坏严重,已经变得很不规则,残存部分东面、南面呈直上直下的陡壁。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周穆王陵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4月,周穆王陵顶部被挖开,露出砖砌的穹窿顶,顶部高出现在地面约2米。穹窿顶下面为方形前厅,其北为后室,东西有侧室。根据墓室形制、砖及封土分析,此墓似为汉代墓葬。
位于凤城九路附近的开元公园,是在第二批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的薛家寨汉墓群遗址上建设的,是一座集闲、游憩、康体健身、遗址参观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公园。该公园占地145.5亩,2017年3月开工,2019年3月开放,前后历时仅2年。
不论是否真是周穆王陵,但片区周围的居民翘首以待。一年半前消息:市民反映的周穆王遗址和仓颉造字台遗址拟规划为公园绿地。最终规划用途以上级部门批复为准。这个约100亩的绿地公园,范围内有两个省级文保单位,东侧规划的造字台路也须打通,单位需要外迁,或许还有土地权的归属问题等,着实比较复杂。已经过了四年了,相信有进展,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