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主题:精益绩效教练
三个问题:
1.什么是精益方式?
2.教练方式与精益方式结合有哪些意义?
3.在教练方式与精益方式结合的绩效管理中,如何检查绩效改进是否有效?
所谓精益绩效教练,就是把精益方式和教练方式相结合,共同创造绩效改进的良性循环。引入教练型领导能帮助使用精益原则的组织和团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最佳绩效。
一、]什么是精益方式呢?
它的由来,起源于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精益制造系统。目的就是通过消除浪费、减少不一致和稳定工作量来提高流程绩效。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商业环境中。
在这本书里,精益的本质是在于通过学习来实现持续改进,这就要求人们有意识地不断走出他们惯常所处的“舒适区”,进入更接近他们潜能极限的“学习区”。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教练方式,它的目的就是释放人的潜能和达成最高水平的绩效。通过与精益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挑战教练对象拉伸自己进入学习区,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对精益方式“走过场”和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二、教练与精益方式结合有哪些意义?
1.从依赖他人到相互依赖。在实施精益技术的流程上,过多关注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节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却忽视了人的因素。这就好比之前我们谈到的,一个专制的领导者可以使用GROW模型,但因为他没有利用教练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会下达指令,最终是达不成期望的绩效结果的。而应用教练技巧和原则可以支持精益流程发挥作用,并带来真正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高绩效。
2.从心中的目标开始。之前提到教练运用GROW模型时,首先关注的是目标设定,包括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同样,建立精益文化时,首先要明确团队想要应对的整体挑战,一般包括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将这些与终极目标和梦想目标进行比较,然后以此确立短期的目标和活动,也就是常说的绩效目标和过程目标,从而使团队能够集中精力,高效地实现目标。
3.永远没有“足够好了”。精益文化中有这样一个原则:“改善或永远没有足够好了”。这就意味着在创建精益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不断迭代,持续创新。而结合教练方式,可以帮助教练对象发掘这些潜能来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
4.高品质的觉察是关键。精益可以是一种将科学思考和学习结果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有力方式——通过聚焦注意力来衡量实际发生的事情,而非简单停留在期望或假设上。
在精益和教练方式相结合的过程中,学习的开始都起于通过强有力的问题来对更深层次的细节进行探究并挑战已有的假设。在实践中,这关乎于创建高层次的觉察,这既是提高绩效的起点,也可以从中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信念。
三、[endif]在教练方式与精益方式结合的绩效管理中,如何检查绩效改进是否有效?
书中谈到了一个公式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记得在1月份的学习力课程上,猪先生也有谈及这个公式。其实它的作用范围是很广泛的。
比如说,领导者可以使用教练方式的框架:GROW模型(目标—现状—选择—意愿)与PDCA循环公式相结合,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我们也可以结合GROW这个模型及PDCA公式,作用于学习上。
以我为例:
我来弘丹写作营的梦想目标:期望能写出一部小说。
我的现状:很少动笔写作,以致于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写,而且写作水平有限。
我的选择方案:(1)跟着写作营开设的课程进度来,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步步学习。(2)只参加零基础写作营的训练,为的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意愿:由于肚子里的存货少,加上自己还有一些颓废,我决定选择方案一跟着课程进度来学习。
在这过程中,由于社群的活动比较丰富,我并没有学会聚焦,我的写作水平似乎变化不大,同时也开始偏离我的梦想目标。那么,为了检查学习结果是否有效,我可以使用PDCA循环公式来进行测试。
比如,我的计划是增加知识储备、提供写作技巧,在跟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社群活动,并没有完全专注在写这一块,以至于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以往那个层次。既然意识到我的行动有所偏离目标,于是我在六月份的时候调整了我的规划,把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阅读及输出上。正如,你的注意力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当我有所调整行动之后,似乎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在一点点地变化中。
当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我要持续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每当行动一段时间,感觉没有成效的时候,必须再用PDCA公式检查一遍,以此达到良性循环。这也正如书中所说,在精益方式中,渐进式改进是来自PDCA的周期循环,目的是对绩效改进的持续关注。同理,作用于学习上或工作上也是如此循环。
简言之,GROW模型的顺序可以作为谈话的结构,同时提出下一个改进点,即是PDCA周期将重新开始。这也是精益用户采取一种更加“教练”的方式获得成功的一个例子。
每日一问,在工作或生活中,你将如何使用精益绩效教练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