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以前写的内容,惊奇是如何写出来的。面对今天就要交作业的事实,心中竟无一丝感受,不知道写什么。
这一周主要忙汇报材料,全身心的紧张,加上因其他事情导致的情绪不高,整个人在每天加班后回到住处,就是躺着刷视频,什么也不想干。
前一个月的每周输入和输出,好像让自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写的东西让自己不喜欢,不是自己的感受,可是自我的感受只是自己的,又怎么样能对读者有用。总感觉自己写的文字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新意,不能直戳内心。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得之前看完《芳华》,《勇敢者的游戏2》,就趁着那种感受写下来,那种感觉还是蛮爽的。
所以写就好了,写就有东西了,写就知道要表达什么了。
琐碎1:来外地出差,跟着另一部门的同事蹭饭。每天中午,我们都要“插队”,面对着排了一长队的人,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但看着几个小同事“大无畏”的走到打饭师傅那打上饭时,我也加入了。事后问他们,谁说就能插队的,一个小同事侧面回答我,我们跟他们是战略合作伙伴啦。下次还要“插队”,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继续跟随。
琐碎2:汇报完了。对于准备了3个星期之久的材料,真心不想再看了。当汇报完后,整个人觉得压力顿时卸了下来。本以为评审要来很多人,结果用户方也就7人,我以为的大场面不存在了。汇报中带着紧张的心情,语速也变得快起来。
会议上,项目的前期工作得到了用户方的肯定。但是乍一听到时,心里还是会有些惴惴不安,因为知道这个项目的水太深,不是那么容易就完成的,顿感压力又来了。我是有多么不禁夸,只是担心自己的“报喜不报忧,怕出错”的心理,让我把不顺利的部分掩盖了,或者没有讲出来,让他们以为是清晰的,简单的。但我想用户才是业务专家,即便我做再多的工作,我依然无法深入业务内部真正了解,所以只要让用户也全面参与进来,把关工作内容,风险也许就小很多,担心也可以减弱一些。
收起担心,就像理财规划中风险管理所讲的风险处置的几种方法,回避、控制、自留、转移。当我面临风险时,回避是不可能的,因为会带来其他的风险,还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控制是可以的,风险前采用一定的方法降低风险概率,风险发生后用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损失;自留对于项目来说还是不去“自我承担”,发现风险及时汇报给部门领导;这里的转移更多的是抛出问题,让用户方知道项目的难点,让部门领导及时知道项目近况,承担这部分风险。
想来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是互通的,怎么融汇贯通是很重要的,逼着自己把看到的知识匹配到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这就像《好好学习》中成甲说的知识不在多,而在把一个知识用到不同的方面上去。
琐碎3:你有持续坚持的一件事吗?也许是冥想,每天看到朋友圈朋友发的冥想图片,知道他在坚持;也许是某一技能,有的是视觉设计,就像007的战友,在视觉设计的路上一路开心的前行,有的是写作,就像采访蒋弘丹的一篇文章中所写的,她每天早上洗刷完必定会走到书桌前写下1000字;她认为写作要写达到自嗨的状态,才有动力持续写下去,自由写作,就是一种帮助你达到自嗨状态的写作。
我从来没有坚持去做一件事,好像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为什么会这样?很多时候因为情绪,很多时候因为要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而是因为某个原因而要去做的;很多时候是在等激情,但就像《会赚钱的妈妈》上所说的,激情只是结果而不是做事的原因。
如今我报考了理财规划师,不论这个证未来是否有帮助,我只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个考试快速进入这个领域,而不是总在嚷着要学、要学,却从未踏出实质性的一步。祝八月份的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