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胡适写自己的故事。书看了两章节,了解到胡适的父亲比他的母亲大30岁,他的母亲是庄稼人的孩子,没有读过书。胡适的父亲在官场任职,前两房太太都去世了,留下好些孩子,胡适的母亲嫁进门后便随老公一起在外抗战卫国。
胡适的父亲教母亲认字,母亲爱学,父亲一有空就教,母亲认识了不少字,胡适不满三岁时,他的父亲又将教母亲的红纸方字教胡适认。父亲当老师,母亲当助教同时又借此温习了一遍熟字。
胡适父亲死时母亲还只23岁,在母亲眼里父亲是完美的,她让胡适好好学习,向父亲看齐。母亲平时很节俭,但对胡适的教书先生很是大方,学费比别的孩子给得多,她告诉先生教胡适认的一个字都要解释意思,这无形中提高了胡适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胡适3岁多就跟着别的孩子进书堂学习,他小时读过很多书,书中记录了他所读的一些书目。很多名人的自传里都谈到自己的阅读经历,所读书之多。
一天不阅读学习能力就要消退好多步,想当初我们那个学习年代,感觉不到阅读的重要性,也可能是自己所处的圈子,环境影响人,真是这样。
胡适小时有一位好友,这位好友也喜欢看书,他们俩各有一个小手折,把看过的小说都记在上面,时时交换比较,看谁看的书多。
对于玺的教育,没有想过她以后要怎么样,只是真心的希望她能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每天能阅读1-2小时,我正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她在边上听着什么燃烧我的卡路里的歌,我压住自己的焦虑与火气,没有发表太多评论,只是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
胡适谈到自己的为人处事,母亲是影响他最大的人。母亲隐忍,要知道在这么一个大家庭,面对比自己还大的继子们,如何处理好关系是要消耗很多精力的。
书读完两小章节,对胡适的历史背景及家庭环境有所了解。特别欣赏有文化底蕴、通古博今的人,他们满腹经纶,有着浓厚的文学气质,他们的书犹如一本丰富的生活教课书,看着他们生活经历反思当下的自己,引起共鸣,让人思考,使人成长。
看着女儿守着电视,心急如焚,发脾气指责她在浪费时间,女儿很不开心,感觉她的心中被这些娱乐节目填得满满的,两本曹文轩的小说买了有两周时间了还只看一点点,想当初她是两天一本书,这个假期阅读量很少,完全的放松下来。
马上要开学了,希望她调整好自己的精力与时间,付诸于行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从胡适妈妈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平时做自己的事情过多,对玺说教过多,有时还是可以缓缓,孩子的喜好随时变化,我应该在一旁慢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