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打羽毛球,断断续续打了几年,可还是打的挺臭的。其实,我一直挺纳闷,为啥别人打一年多,就可以变高手,我特么都好几年了,还是个菜鸟战斗机,真是晕菜。
于是,我就跑去问教练,教练说,你练的姿势不对,回家要练空拍,要练脚步。但是,后来我试了,在家里一是没时间,二是无聊坚持不下去。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几年下来,都没有成为羽毛球高手呢?
后来,偶然看到一句话,让我受用终身,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没成为高手,也终于让我慢慢的有了进步。是什么话呢?不着急,我们先看看,是什么阻碍我成为高手。晓娴给你扒一扒。
打了这些年球,还是个臭球篓子,这到底是为啥?
因为,我以为只要坚持几年不停的打球,就能够成为高手,一万小时定律不就这么说的嘛。一件事情,做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那我们就打满一万个小时就好啦。可是打了几年还是没啥进步。
那为啥打了几年都没进步呢?嘿嘿,真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也得跟你说啊,且往下听。
我一心想成为高手,所以在每次打球的时候,总是想干倒别人,身上那个戾气啊,老远就看见身上直冒火星。
于是,一上场,每打一个球,都狠命的杀过去,本以为别人接不着,但人家一个箭步把球挑回来,我立刻傻眼了,我以为肯定接不着啊,然后,生生的看着球,华丽丽的落在了地上。
我每次都是以为自己接不着,或者对方接不着。那为啥我总是自以为呢?
艾玛,有点难为情,因为我以为自己打的好呀,球友肯定接不住啊。然后,别人回球过来,我以为接不住肯定不去接了啊。其实后来发现,如果我跑过去的话是有可能接到的。可是每次脚上像生了钉子,动不了啊。
可为啥脚动不了呢?其实是因为我的大脑告诉我,那个球接不到,不用跑了,大脑都罢工了,脚自然也就罢工啊,不听领导话,是要吃噶头的,我还是乖乖的听领导话吧,身随脑动嘛。
那为啥大脑会罢工呢?
因为这个动作太熟悉了,别人打的时候,我都接不住,我以为我打过去,别人也接不住。所以每次我就认定了,别人接不住,然后我的大脑当然也乐的去度个假,转一圈再回来。
每次如此,一心想拍死人家,让人家接不到球,可从来就没考虑过,为啥对方总是能接到球,心思从未放在过自己身上,都是把心思放在了别人的身上,一定要把别人打败。
那什么要打败别人呢?打败别人就真的成为高手了嘛?继续扒。
因为打败了,自己就成高手了不是。可是,大爷的,我能打败的都是那些刚入门的菜鸟,高手我一个也打不了。
那到底是为啥你打不败那些高手呢?
因为技术没人家好呀,人家打球打出来,都啪啪的响,我打球都是闷葫芦。然后人家跑步都很到位,我个小短腿,怎么跑也跑不过人家。
那亲们肯定想,既然技术不好,为啥不练啊?其实真的每次我都练,每次上场2小时不下场的练,就是练来练去还是老样子,你说我郁闷伐?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既然练了几年,为啥没提高?晓娴来扒一扒真相。
小时候,每次放学总是看见隔壁王大爷院子里一群人在下棋,王大爷下了一辈子棋,被人称臭棋篓子,后来据说,越下越臭。其实我想想,这跟我打球好像差不多啊。
那到底为啥?后来我看到让我受用终身的那句话:你以为你知道的只是你以为而已。
想来,我总是自以为。我以为自己知道了,所以就不去思考分析;
我以为自己知道了,别人也应该知道,所以说话总是跳跃着说;
我以为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用去多想,就应该做的好;
我还以为眼睛看见的当然就是真相,所以从来不看事情背后的本质。
所以,“我以为”这3个字,害了我这么多年,都没让我成为高手。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总是我以为呢?晓娴跟你来唠唠嗑。
在成甲写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上,说到一个思维模式,叫红灯思维。大概意思就是,当我们遇见自己熟悉的事物,以为自己知道了,我们就停止了思考。
红灯思维的模式,其实是认知的局限而造成的。通常我们的心里表征会让我们跟着感觉走,忽略了事情背后真实的本质。
比如,我要成为羽毛球高手,关键原因不是打过人家,是自己的技术;是每一次练习打球都要比上一次有进步,争取每次都要比上一次好。问题的关键点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人家。
所以,我们很多事情都是输在了“我以为”这3个字。
比如写作,你以为你喜欢的就是读者喜欢的;再比如我们自己认为好的,别人也一定认为好;又或是我以为我能干的事,我一定能够做的好······。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导致我们失误的;学而无成的;停止不前的等等,大多都是“我以为”干的事。
那是否有解决方法呢?有啊,晓娴给你说一说。
让我们停止“我以为”的红灯思维,我们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不断使用WOOP对比原理。
那什么是WOOP对比原理呢?
案例:有个游泳冠军,有一次在比赛中,眼镜忽然掉了,但是还是得了冠军,为什么呢?因为在他训练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测了很多种情况,并且想好了解决方案。
比如,在训练的时候,他在就在列举,如果我在比赛时眼睛掉了,那么我会······;如果我在比赛的时候脚抽筋了,那么我会······;如果我在比赛的时候失误了,那么我会······。
WOOP对比原理,就是你比可能做好,做不好的事情,在每次做事的时候,事先预测这件事所有的可能性。列出多种如果······那么······。最后你会发现惊喜,至少我是,打球比以前打的好多了。
其实,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但是问题的本质是原因,知道了原因就像知道了病根,自然就知道抓什么药。
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如果你也有解决方案,来执笔江湖,也给晓娴说说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