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自习,老师批改一到学校就上交的第一个周末作业——补充习题,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动脑筋独立认真完成,质量非常好!只有5位同学没有认真思考,认真改正,明天让这五个同学爬黑板,暴露问题症结,让全班同学帮助诊断下“病因”,找到治病的“良方”,有效改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答题,进而再练习反馈,学会所学的“四基”要求。“双减”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不能减,独立完成作业的质量不能减,家长陪伴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做法不能减。
周末作业:今天课堂上大家玩拼摆燕子、金鱼的游戏,你一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收获?写清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的,遇到的困惑又是什么,怎么解决的?写出来,约400字。
或从“实验手册”上选做一个数学实验,写一写怎么想怎么做的实验,大约二百字。周一一早课代表收齐交到办公室。老师评讲!
学生从老师讲的数学实验或解题实验里,选取一个问题表达“深思熟虑”思考过程,或者用实验手册选取相应实验,反复做,多观察,勤思考,绝大多数至少400字思考表达。优秀作业、进步作业,老师推送网上交流或投稿。同学们,相信自己!开始吧!
视频展台展现的是数学实验或者解题收获,都对做数学实验产生了从没有过的自觉,有趣,新鲜,感动。经历数学实验活动体验,体会了做实验真有趣有魔力有意思。实验一下子开启学好数学的金钥匙之门。
如认识无理数,数轴上确立无理数,需要经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知无理数的存在。尝试实验模仿练习,不难学会。学生王蝶在作业纸上写到:把与已知数轴单位长度相等的圆形纸片之上的点A,放在数轴原点处,紧贴数轴不滑动,最终再次落在数轴上不动,就是π了。但是实验过程中,纸片随意滚动,致使实验结果不理想。有学生想了个办法,让带刻度的圆形纸片紧贴直尺滚动,效果非常比较好。
又一位同学徐佳慧这样真情披露:自从做了上一次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开始的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在学习知识上面,先前开始的学习,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从没有做过实验,但今天上了初中的数学老师却布置了一道做数学实验题。我自己回家做实验,我刚开始做,糊里糊涂的,许多事,道理后来做明白了。首先知道了哪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边长是a。它是由两个相同的较小正方形割拼完成。怎么在数轴上用固定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呢?要把圆形纸片沿数轴滚动一周,就可以了。
还做了数学,实验启思明理真体验,读着文字,感受着大家兴趣盎然的操作中,增添了做实验的源动力。这样数学知识在轻松愉快中理解掌握,数学实验真好。
对于没有完成实验和撰写数学实验小报告的。在看到同龄人写的做的,不过自己平时经历的,用寻常语言表达出来了。做了就是最好的,当看到老师讲评,学生表达感受后,也愿意再做实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