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析长平之战粮食论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具体时间点,而且都是从三年论、长时间对峙或者可能长时间对峙这一预设立场去分析的,赵国论粮食储备和生产能力当然不如秦国,这个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根本就没有过长时间对峙呢?
说实话,国力论粮食论这些讨论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总显得大而化之而给人难以落到实处和抓住关键点之感。我最初对此产生疑问,就是觉得隐隐有哪里不对,后来跳出那个预设立场就豁然开朗了——因为这一切都是三年论的误导!多数人是把本来发生在前260年这一年的战事无意中拉伸成了三年(自前262-前260),尤其是想当然认定秦赵大军在丹水防线对峙了三年,这个过程中粮食就成了一个注定摆脱不了的尖锐问题,从而跳不出这个思维困境。比如分析出赵国国力、粮食生产能力都不如秦国,因此注定耗不过,而再耗下去就是死,所以赵国必须换将出击赌博。可悲的是很多人就此找到了“国力论”“粮食论”等宏观层面的理论就觉得高大上起来,俨然掌握了真理,从而更无从反思。就军事角度来说,这里面最值得怀疑的就是三年对峙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低效率,我最初是由此怀疑的,而再去深究,就发现根本没有过什么三年对峙,甚至战事都是在前260年4月才开打。之后的一切就很容易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警惕的就是粮食论的作用,因为这是三年论的最大毒副产品。结果是发现赵国本不缺粮,真正缺粮是因为赵括把前线的粮草给浪没了,被白起给夺走了,这才导致后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向齐国借粮。而观察长平之战的真相尤其是赵括被围前,粮食还真没在实际过程中发挥过关键作用,因为这个阶段赵国真的不缺粮,自然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
国家处于战时状态,缺粮的确只是程度问题,但判断是否缺粮,应该有一个关键指标——战场前线粮食储备消耗期,即运达前线的粮储还能支撑本方军队多长时间。《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许攸打马虎眼,一会几个月一会几天的,就是在说这个。至于后方,就算是老百姓都紧着裤腰带甚至捐家舍业,但只要前线军队还有较为充足的粮食,应该也不能算是缺粮。这个指标其实很容易理解,甚至于可以说是废话,因为绝大多数战争的对战双方是否缺粮,史书都有明确记载,也很容易研判。但是偏偏,长平之战这里有很大的疑问,尤其是向齐国借粮这一事件到底发生在赵括大军被包围之前还是之后。那回到长平之战,赵国是否缺粮的判断标准也应是赵军丹水防线的粮储消耗期。这里可以用反证法,如果这个粮储期很小,白起就没有必要用骑兵分割赵军主力和辎重,大不了让赵军多吃几天就是了,索性主力辎重一起包围。甚至于,白起都不必出击,坚守一些日子,抗住赵军的猛攻,坐等赵军溃散就可以了。而如果赵国极度缺粮的话,白起都不必切断百里石长城这个粮道,反正赵国都快没粮食了,切不切断粮道有什么区别?但白起这么做了,只能说明赵军的粮储期还是很长的,前线的粮储是相对丰富的,尤其是对赵军20-45万规模的军队来说,前线囤积的粮食总量肯定是相当可观的,所以赵军乃至赵国此前不缺粮!这里又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赵军前线粮储占到了赵国粮食总量的比例到底有多大?这里再次使用反证法,如果这个比例很大,则说明赵国之前不缺粮(因为前线不缺粮食),而之后很可能缺粮,因此才向齐国借粮。如果这个比例很小,则说明赵国之前更不缺粮,现在也不缺粮,更不必向齐国借粮。以上的两个反证,都说明,赵国向齐国借粮的时间,一定是发生在长平之战赵括被围之后!
而实际情况很可能就是,赵国在赵括大军被白起包围之前,粮食问题从来不是显著问题,孝成王用赵括取代廉颇,从来不是因为赵国粮食或者国力不如秦国,从而选择换将冒险出击赌博。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赵国真的发生了粮食危机,孝成王必然会极为谨慎,因为这种情况出击决战纯属赌博,赌赢了还好,赌输了可就彻底over了。而从赵括的放浪表现看,哪里有丝毫赵国缺粮压力的影子呢?其实,“缺粮论”就是长平之战三年论衍生的一个最大误导和毒副产品,它根本没有在长平之战前期发挥过明显作用,而等到粮食问题因为赵括的放浪被白起抢走后,长平之战已经大局已定,赵国为缺粮做出的努力事实上并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