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大早,在家乡的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几个家常菜提着,蹓跶到了一个临时卖早点的小摊集聚处。这里有着北方人惯常吃的各种食品:炸油条,驴肉火烧,豆腐脑儿,更加有大脑风暴式想象力命名为"大饼卷一切"!足可以媲美广州人的"食为天下先"了。
"大饼卷一切"的气魄真是牛气冲天,但在城管夹缝里谋生的小摊位上还是不敢尝试。倒是煎饼果子现做现烤,高温杀菌,特别是大嫂还戴着口罩,还算卫生。问过价格,"加一个鸡蛋的四块,加两个鸡蛋的五块",价钱公道,于是让大嫂做一个两个蛋的尝尝。
煎饼的料儿多是杂面,以绿豆为主,也有添加黄豆的,经过鏊子【(读音ao去声zi)———做煎饼的专用铁质器皿,中间凸起周边略低】的煎烤,会散发出豆面儿的独特浓香,令人垂涎。
大嫂熟练地调匀豆糊,倒在鏊子上,左手徐徐转动鏊子,右手用煎饼刮板将豆糊尽可能均匀地摊薄。
薄如蝉翼的煎饼香酥焦脆,是需要精致的手艺的。在我小时候,煎饼鏊子是用砖头临时搭的灶台支撑的,不能转动,用玉米秸秆焚烧加热,只所以用玉米秸秆加热,是因为秸秆芯儿松软,火儿较柔和稳定,以保证鏊子受热均匀。摊豆面儿糊糊儿完全靠手上的感觉,快速且神奇转动刮板,一个似可透视、如圆轨画就、入口即酥的煎饼就魔术般的成型了。
我奶奶在世时就有这样的精湛手艺,每每看到摊煎饼的,都会想起守在煎饼灶台前帮奶奶添火,看奶奶变玩艺儿似的摊煎饼的情景。我至今都喜欢吃煎饼,或许也是潜意识里对奶奶的怀念吧。
大嫂摊的煎饼转眼间已成型了,再打上两个鸡蛋摊薄,更有营养。
大嫂问是不是喜欢吃香菜和辣椒,我说都可以的。大嫂说有的人忌口,所以习惯了问上一句,毕竟顾客的喜好是第一位的。
大嫂熟练地掀起煎饼,焦黃的一面呈现在眼前,在上面抹上一层散发着酒香的面酱,可以增加咸香味,让口味更浓郁。
然后从托盘上取下两片酥脆的果子,放在抹了面酱的煎饼上,这油炸的果子酥脆爽口,可不是松软油条能相比的。煎饼果子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
大嫂把煎饼卷成卷儿,然后从当中切断,对折,这样可以看到煎饼果子金黄的外表和丰满的馅料,豆面儿和着配料的香味飘散开来,口水已经三尺长了……
真正的美食在民间。各地特色小吃的纯正味道是要守在当地的摊位前才能感受得到。背起行囊出发吧,为了尝遍世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