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没有尽头的吹,天空中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的越来越高,我想念起逝世的亲人,心中不由几分悲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偷一段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如一支忧忧伤伤,凄凄凉凉的怨曲,清明从古自今每当春风细雨飘扬时节,不晓得勾起了多少古人云贤的愁思哀殇,曾经流淌在岁月的年轮里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时光怎样的流逝,依然,让人在这个时节怀念亲人缅甸故人!蓦然间,春分已过,清明将至!
清明是诉衷肠,催人落泪之伤痛。春夜的黑暮,聆听春雨润物声,细读古诗宋词。燕子飞来,鱼儿打籽,梨花落,桃花开,祭奠祀,三磕首!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清明前后,母亲准备着祭祖的食物和物品,煎鸡蛋,苹果,糕点,小块猪肉,香,火纸,蜡烛,酒,各色各样的彩球彩花。然后,父亲推出永久牌自行车把祭祖的东西放好,抱上弟弟坐在车前坐上,再把我和姐姐放在后坐,就这样自己徒步的推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前进着,从朱奇五走到团山祖坟山,不管是下雨还是晴天,只要清明祭祖,风来雨往,寒暑炎凉!一如既往……历经了多少个清秋日月……
那时候,我们爷爷奶奶还健在,主要是给太祖父太祖奶们烧祭,我很积极有把点心摆好,姐姐忙着烧香纸,弟弟放鞭炮,小男孩子都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父亲带着我们跪拜,嘴里念着太祖们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孩子读书进学这些的话语。回过头来一想,那都是迷信,到后来,我们姐弟几个没有一个是读书出来的。但是,生活过得也算如意。
不知又过去了多少个蹉跎岁月,爷爷奶奶出世了,我已出嫁,再也没跟父亲去给太祖们和爷爷奶奶们去祭祀过,写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因为上辈子的人吃苦太多,没享一天清福,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位老人,下辈子不可能再相遇,只有失去了,我们才知道愧疚,多少年过去了,父亲勤勤恳恳操劳一辈子,孝德在我们的村落里,那是众所周知。
长大成家后,父亲年纪大了,也没有享受我们做子女的什么福,并不是我们不懂得孝道,可是老人家总是闲不住,偏偏喜欢捣鼓一点赚钱的事来独立自主不靠儿女来赡养,而且边做事边自讨乐趣……父亲没读多少书,无论写字还是画画,做手工活也是相当不错,对于农村人信佛的寺庙画画,菩萨装金以及要去世的老人需要在寿房【就是棺材上画花做点缀,这些对于一个没读过书父亲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还有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需要在家里安装一个香火匾什么的,都会来我家找我父亲制作,弟弟不要他做这些了,要他老人家享福晚年生活,可是父亲人缘好手工活好根本停不下来。村里上到七老八十下到三岁小孩,都和父亲玩的来。……我们一直以我父亲为骄傲……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心地慈善,平易近人!…在我们朱奇武也是公认值得肯定的手作人,虽然七十古稀已过半,但是还是一位闲不住又爱学习的的老手艺人!
现在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也得准备祭奠的东西为夫家逝世的祖辈们叩拜。选个星期天的日子,我们也不例外,带上两个孩子,开车直奔垄里村的一个小山丘,祭祀的人是络绎不绝,香火熏天,炮声连连。到处是葱葱郁郁的绿,油闪闪的菜籽花,祭拜也再不像过去父辈们那样坚难了,孩子们和我们那当年一样,帮我们摆放东西,用小手拔坟头上的小草,插上彩球彩花,鸣鞭,撒酒,点香烧纸,叩头,念诵保佑语。
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方能明白这种人世间的烟火才是灵魂的一种延续。所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为什么叫不能断了香火,就是血脉传承……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