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浙派三位名师的大单元教学示范课。这三位名师都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单元设计,这是基于新课标所提出的“整体设计,学段目标,课时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在观课过程中,三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活动的开展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位老师的《国宝回家啦》系列课程从宝鸡的青铜器着手,让学生对于在外“流浪”的青铜器文物有所了解,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到故土。在这一过程中,三位老师都注重让学生来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青铜器上的纹样取名,顺势让学生提取青铜器上的纹样。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云凤纹、饕餮纹有所了解。随后让学生设计所提取出的纹样并且提炼家乡色彩。第二堂课在第一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利用水墨的方式来描绘家乡的景色,为国宝宝宝画出你所推荐的地方。紧接着第三堂课是对前两节课的整合与升华,利用技术的助力,利用软件对纹样宝宝按照编写的故事进行拍摄且搭配上解说词。这三堂课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活动的开展。
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要想上好美术课,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把握教材、研究学生,并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做好课前准备,把握教材。
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并能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安排,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小学美术教材包括人美版、苏教版、美院版和综合版四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教学侧重点。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2.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就要鼓励他们大胆创作,要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克服困难。对他们的每一次尝试,教师都应该及时鼓励,如画得很好,可以说:“你很有潜力!”学生受到鼓励后会变得更自信,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看画的背景、色彩、构图等,去分析和评价所画的作品。这时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多鼓励少批评。在学生作画时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去发挥,并给予适时地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