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hé 何,何时)维(语助词)其已(止)!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cháng下衣)。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作忘,忘记)!
绿兮丝兮,女(汝)所治(理)兮。
我思古人,俾(bǐ 使)无訧(yóu 古同“尤”,过失)兮!
絺(chī 细葛布)兮绤(xì 粗葛布)兮,凄其(凄凄)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 析
对本诗的理解:
对于这首诗,有不同版本的解读,关键在于对”古“这个字的意思怎么理解,说这个字在整部诗经就出现这一次,所以不具有比对性。历史上一个时代的学者,把“古”理解为它先今的本义,古人就是古人,本诗大意是一个诸侯的夫人看到小妾们黄绿搭配,衣服穿得不伦不类,感叹礼仪崩坏,思怀古制。近代的人则倾向把“古”看作“故”,古人,就是指的故人,本诗就变成了一首情感浓郁的悼念亡妻的诗,睹物思人啊,什么看这衣服是你穿过的啊,这丝线是你理的啊,你多么贤良淑德,你总是伴我左右,操持我的生活起居,又懂我心知我忧,带给我心灵的滋养,让我不致有什么过失,哎呀,这忧愁要无穷尽啦,宝贝,我是多么想念你啊之类。
我更倾向于前者,古人视礼制有多重要,是我们这些随便活着的人不能理解的,论语中,孔子就经常说各种人的坏话,说这个不懂礼制,那个不懂上下,无耻僭越得很,这种人将来肯定白搭。
论一种方法论或是世界观的玩意儿:
其实对于文字、事物,甚至是人、世界,我倒觉得,怎么看都可以,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一个词、一句话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很简单的例子,很多男的脏话不离口,有时表示愤怒,有时则表示惊叹。一首诗,为何不能像一句话一样,可以表达多种情绪?即便是作者本人看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心境下也能看出不同的体会。所谓,仁者见仁淫者见淫。只要顺其心,能从中有所收获,即便并非是作者原意,也并非是后世大多数人所谓的正确的解读,也无妨。
这有点功用主义,有点唯心了,不过也没什么可耻的,考究原意,以求无限逼近唯一的事实无非是获取知识,而照心而行,则是要吸收它的营养为自己所用,大多时候人也只能看自己想看的,二者实无高下之分。
举个例子。一个笑话讲,有个人迷恋王阳明的心学,天天求悟道,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很像庙宇的大门上写着“心中业物”,不觉猛得一惊,突然了悟。可原是,这人习惯了匾额从右往左念的习惯。
试想,这里你念正确了,知道了这里是物业中心,无非是客观地丰富了自己大脑的信息存储,而此人犯了个错,看成心中业物,误打误撞,彻悟了人生。二者孰高孰低,或许真的很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