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0年前西北大学经管院举行一次MBA同学登山活动,清晨,太阳刚出地平线,同学们便早早集合在老校区经管院门口。
大巴车里的同学大佬个个装备精良武装到牙,登山不到一个小时,没有任何装备的白老师便甩开我们几条街。二个多小时后,当我们翻过秦岭某山顶的龙脊,艰难的到达目的地,白老师早已在山顶的农家院里品茶论道谈人生。
我问白老师有什么神的秘诀,让你这么轻盈的超越所有的同学。白老师笑道,登山要匀速,不快也不慢,到了龙脊的时候一定已是极限,当你挑战了人生极限后,自然会大踏步穿越时空。
登山是一次意志力的考验。一座高峰的征服对登山者来说是向自我的挑战,是向生理极限的挑战,它给予人们更多的是精神财富。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寻求与自然直接对话的方式,继续对人生的探求过程。
一位哲人说过,我翻越高山,只为看看山的那边。
登山,说容易很容易,只要能走路就可以去,但是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因为他是一项充满危险的运动。登山的过程,很累,是一项对体力和耐力要求很大的运动。有人说登山的过程犹如是一次炼狱,坚持下去,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登山的路上,你与意外,有时候可能只有一线之隔。恶劣环境和人为失误都会造成意外,一个失误,你就会亲手将自己陷入了危险。我问白老师:登山那么危险,那么累,为何你还要继续下去。已经功成名就且是经管院院长的他深沉道,因为,每座山顶都有不同的风景,也象征不一样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已,挑战自我,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1955年出生在陕北清涧县高杰村镇后坪里的白永秀老师从小就有着比同龄人高出很多的担当与勇气,也经历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农村孩子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的穷困。
正是这困难的生活不仅让他成为积极劳动的“行动派”,而且还让他非常善于思考。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读书,一边放羊,同时发现了商机,小小年纪就到黄河对岸的山西省石楼县贩卖水果,补贴家用。这似乎是他最早的经济学实践,用商品流通的形式换取利润。
每一次与白老师相聚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满头白发的白永秀教授是个充满无限活力的人,一口陕北话朴实而又接地气,他讲的话题里似乎没有任何高深玄妙的理论,但处处又都流露出身居“象牙塔”中的学者对苍生大地的悲悯与关注。这大概与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有关,与他长期以来坚持用知识服务社会有关。
细细品读白永秀老师的人生轨迹,一定能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他似乎总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潮流的人,而且,他每次总能在巅峰时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听从自己的内心,去追逐想要的成功,去攀登人生的每一座山峰。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突出的白永秀曾被组织多次谈话,希望他到地方担任市级领导或者到财政部门、研究部门担任领导,但他都婉拒了,他说自己一方面喜欢大学教授这个“天底下最好的职业”,而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兄妹五人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如果从政,他就不能单纯地为自己的大家庭做好生活方面的照顾。
从2012年开始,白永秀注册成立了“永秀智库”,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将学术价值、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从市场经济及中国的改革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把宏观与微观做了充分的结合。
登山和企业管理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体验登山的是一位学者、一位企业管理者,即便这种体验是个人的,也会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思维和联想。商业中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经历的体验,而攀登高山仅用几天或更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正是在这样高度浓缩的时间里,才能感悟到企业生存的真渧。
永秀智库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建议不仅得到陕西省委的多次采纳,而且还得到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批示。到今日,“永秀智库”已成为拥有70多名高学历人才的全国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5A智库。
登山亦是一次人生旅行。它还可以使我们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毛泽东就曾经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是白老师登山时豁达的气魄,运用参禅时的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才使永秀智库达到一次次高峰。
白老师立德树人几十年,桃李满天下,本功成名就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可他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下海创建永秀智库,又一次攀登人生最高峰,超越实现他的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创业与登山探险活动不仅引发白老师对永秀智库管理的思考,攀登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管理案例。只要拥有好奇心,用于实践、观察、学习、挑战自我,探险的极限和企业的顶峰都是无限的,都是属于白老师的。
登山亦是一种参禅,更是一种境界,因为山在那里。
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2021,3,7于古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