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Social VR的野望
如果说目前VR产业最缺什么,也许是技术,因为如前文所述,截至目前VR领域的确还有很多技术难点亟待解决。但是如果要说目前这个产品最缺少的是什么?老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成功的应用案例”!从这次F8看来,Facebook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因此在首日最最重要的主题演讲中,Facebook由其Social VR部门的老大Rachel Franklin发布了“Facebook Spaces”。
在具体介绍Facebook Spaces之前,我们可以先关注一下这个产品的发布者的头衔“Head of Social VR”。这里就要先说一个概念“Social VR”了。那么什么是“Social VR”呢?如果说社交活动主要指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交往/交际活动的话,那么Social VR则主要指的是在虚拟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交往/交际活动。Social VR的最直接的表现是,社交活动所处的环境是虚拟化的,社交活动中的人的形象也是虚拟化的。这种虚拟化使得Social VR与传统现实社会中的社交活动有极大的差异。这里可以有三个最简单的例子。
1、VR社交场景的“随心切换”。在传统的社交中,两个人身处咖啡店就是身处咖啡店,物理位置是“绝对的”;而在虚拟环境中,这一秒还在咖啡店中,下一秒可能就是身处太空中...限制用户的“虚拟”环境的只有“想象力”;
2、VR社交形象“随心设计”。在传统的社交中,一个人的外形是相对固定的,虽然可以通过“打扮”和“美颜”作出调整,这调整也是相对受限的;而在虚拟环境中,这一秒你还在跟一个嗓音柔美的美女聊天,下一秒你可能就是面对了一个“抠脚”猩猩...限制用户的“虚拟”形象的只有“想象力”;
3、VR社交道具“随心创造”。在传统的社交中,一个用户为另一个用户选择“礼物”是一件非常耗神的事情,以至于当前有一批应用竟然会以“帮忙推荐礼物”为其核心功能;而在虚拟环境中,一方面可以方便的引入各种各样的虚拟化的物品,另一方面可以将用户的涂鸦转换为具有“物理特性”的物品,例如:用户可以手绘一个皇冠,并在绘制完成后,这个手绘出来的皇冠就真的可以戴在其他用户的头上。限制“虚拟”物品的丰富程度的只有“想象力”。
Facebook早在2016年初就成立了Social VR部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研发工作。其实Facebook对Social VR的念想是显而易见的。Facebook以实名社交牢牢占据了当前现实世界社交(除了在我们伟大的中国)领域的第一把交椅。将在现实世界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对Facebook而言是那么的有诱惑力。这也就难怪Facebook愿意在2014年,在VR领域刚刚开始兴起的阶段就愿意花重金介入。然而VR产品的发展速度远没有Facebook预计的那么迅速,以至于扎克伯格自己都说,如果还有机会回到2014年,Facebook会选择自建VR研发团队,而不是花重金购置团队。因为那20亿美金实际是在买时间,而VR产品并没有高速发展,这使得这20亿美金买来的时间显得并不值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