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
今天看到群里的文友疯柱火势分享的苏叔阳的《生死之间》,触动很大。文中以第一人称的与人对话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给死人化妆的殡仪工人的所思所想和经历,没有豪言壮语,主人公甚至不确定人死了还有没有灵魂,但是他凭着“可总得有人干这个。”这样朴素的思想在美丽的女朋友和殡仪工之间选择了殡仪工。本着“让所有的死者,跟活着的时候一样走出人间。”的原则,认真对待和尊重每一位死者。塌了鼻梁骨的,他给捏个假鼻子,两腮瘪了的,他给贴丰满了。有伤口的,把伤口盖上,把眼睛闭上,把破了的嘴唇粘好。而不论死者生前是荣耀还是卑微。每次给死人化完妆,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虽然这件艺术品最多只能展览三天就会送到炉子里,但是他能感受到活人的爱与感激,甚至能感觉到死者也坐起来含着泪冲他点头儿道谢。这个可敬的殡仪工对死者如此,对待生活、对待大自然的每一处景致、每一颗小草更是充满了热爱,并且用诗意的文字和歌声展现出自己感受到的美丽和感动。读着这些文字,竟然让我不自觉地流泪了。不知是因为被这个伟大的心灵感动了,还是因为想到了母亲,想到了送母亲最后一程的那个化妆师。
母亲去世后也有一位化妆师为母亲化了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职业,也第一次见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但是那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阴森的。母亲因为临去世前出现抽搐,牙齿咬破了舌头,也咬断了牙齿,门牙有一颗掉下来了,有一颗断了但是没有彻底掉下来,就悬在牙床上。那时母亲因为出现潮式呼吸,走的时候嘴没有合上,脸色也是灰青的。后来经那个化妆师化妆之后,嘴闭上了,脸上也红润了,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很安详。那个化妆师一身黑色外衣大大的,像一个壳一样把整个人包裹起来,脸木木的,没有表情,光线很暗,看不清他的眉眼,感觉他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当时我还想,在这种地方做久了,可能人身上都会有很重的阴气吧。那天我还从一个负责从医院把死者送到殡仪馆的人口里听说了一些事情,让我对这个行业更是充满了敬畏。那个人说他的很多同行都不做了,因为那些人分别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再做下去了。
今天读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的心念有多么重要,心中充满爱的人,在哪里都会发现美、甚至创造美,就像文中的那个年轻的殡仪工,即使在阴气极重的殡仪馆也能活出高贵和诗意来。反之,如果心中没有爱,即使置身仙境也不会发现美,如果每天接触死者,那他也就成为行尸走肉了。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随着大片耕地变成了钢筋混凝土,随着人类的价值评判体系开始重利轻义,人们的心也像包上了一层垢甲,渐渐变得麻木、迟钝,甚至丧失了对美的感知力。当自己的境遇不如所愿时,我们更多的是埋怨环境,很少能观照自心,是真的因为环境导致了自己的不如意吗?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中有人快乐有人愁呢?想想自己昨天的那篇文字,里面就充满了纠结和埋怨,其实还是自己的智慧不够,心不够博大,就像一位文友疯疯之外写的“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是自己的智慧不够,生活中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心量太小。”
文中的殡仪工后来与一位欣赏他、懂他的妇产科医生结婚了,两个人一个接生一个送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你接生,我送死,咱俩把住了一个生命的两头儿。人,刚一降生都是平等的,死了也是平等的。其实,咱俩的工作,是最尊重人本身价值的工作。”他们的结合是“组织了一个生死之间的家庭。”每一个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都带不走,一辈子追名逐利,不管追到的没追到的,终点都是那个火化炉。每个来人世间走一遭的人,区别就在于生死之间的这条路是怎样走过的,我有幸在与火化炉还有一段距离之前读到了雪师的书,让我有了在生死之间这条路上升华自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