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去某个培训班咨询课程的时候,和那个课程顾问交谈了很久。通常,这个岗位上的人都比较能说,也挺能洞察别人的心思的。为了劝说我报班,她举了很多例子,分析的很是透彻,我当时觉得讲得很有道理,但转眼那些云云乎乎我通通忘了,唯有她说的“离职与跳槽是不一样的”我印象十分深刻。我想,之所以对“离职与跳槽”这个话题印象深刻,可能是她正好说到了当时内心所在意的了吧。我所理解的“跳槽”是更有价值地“离职”。
此前,在毕业工作才半年多时,我觉得在所在公司所在岗位挑战小、机会少、进步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薪水不如人意,所以我想过换一份工作。然而,之所以当时没有换,是想着在自己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能也不够扎实,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在自己的能力提升上来之前,也许在哪都是如是的待遇。
那时,我的主管是个比我年长七八岁的老员工。她在公司呆了八年,靠自己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平日里,大家相处都比较自在,因为自己曾经也是像我们这样走过来的,所以平日里在生活上,她也很理解我们的处境,会像个大姐姐一样公正地提出她的看法。有一天,我和她出去吃饭,认真地和她谈过我有过换工作的想法。她并没有直接建议我该如何抉择,而是给我讲述了一些道理,我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比较浮躁,在父母的期望和与同龄人的比较中,心里总会有不安与不满,因而有点急于求成。刚工作没多久,都还没有扎实的技能和一定的经验,就恨不得赶紧遇到一家满意的公司,提供自己所期望的薪水,却没想过自己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利益。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浮躁的人,没那么急于求成,也很注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也的确陷入了那个“浮躁”的怪圈。不满于现状,却从没认真分析过自己有多大的竞争力,在社会市场上有多大价值;知道自己的弱项所在,却也没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去弥补;想提升自己,却没有好好利用业务时间来强化专业知识或学习新的技能。只是一味地感到不安。
觉得挑战不大,那么公司任何领域的英文稿件我都能自己翻译吗?还不能。觉得机会不多,那么公司也偶尔有外籍嘉宾需要接待,我是不是能够尝试一下陪同翻译的任务呢?想过却没有练习,因而也没自信去自荐。觉得进步慢,那么自己又是否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呢?并没有。此外,公司里这么多部门,这么多优秀的同事,自己又是否用心体会、观察各种人际交往与企业运作等等方面的知识呢,做的也不够。当自己什么都没做到极致时,是没有资格去挑剔什么的。因为你压根就没有竭尽全力。
记得,主管说过的一个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渴望进步与成长,然而成长不是一气呵成的,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踏稳、走好。练本领就像打桩,一次先打一个桩,当一个桩打稳、打牢之后,你可以再来打下一个。但无论何时,无论后面你打了多少个桩,必须得坚守住一个最结实牢固的桩,因为它可以给你最坚实的支撑。
对我而言,这个最重要的桩正是我目前所做的,既是我喜爱所在,也是专业所指。即使我也有其他的想法和喜爱,但这个桩是目前最核心的东西。不把它打稳,我就会感到摇摇欲坠。
那天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想过离职的问题了,而是在思考如何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提升自己。虽然,我觉得自己做的仍旧不够,但是我一直在行动,而且我决不会一味地抱怨什么了。因为我知道,千里马不一定能遇到伯乐,但是你不是千里哪时更不可能遇到伯乐。更重要的是,何不做自己的伯乐,把自己培养成千里马,为自己所用呢!
上学时,我在每个日记本里写下“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以鼓励自己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断的提升自己。而近此前一年,我竟然把它给忽略了,还好及时发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鼓励自己前行的理念,这个绝对不能忘。
不管是离职还是跳槽,得有自己的想法与计划,而不是一味地不满现状、想逃离,否则只会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
可以走的慢一点,但是一定要走稳,始终保持前进!